目前分類:社會學相關 (3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導言:商品化的主體與客體> 
(Introduction: The Subject and Object of Commodification)
Margaret Jane Radin與Madhavi Sunder
選自《Rethinking commodification: Case and reading in law and culture》by Joan C. Williams (Author), Martha M. Ertmann (Editor)

angodsou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克思《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
2002 中共中央馬克思 恩格斯 列寧 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 
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

angodsou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俗見、正統、異端
實作儀式具有加諸在自然上的文化武斷性。時間遞嬗與空間結構結構了團體及其於世界的再現。透過社會曆,與結構同源的不同實作(如犂田和紡織)的步調協調(orchestration)結合起來,以確保整合。(323/163::10-13)這種實作的分類學其實是社會秩序實際區分已經過轉變的,且可被誤認的形式,但因為可以這些區分為準,得出經客觀協調的實作,而有助於該社會秩序的再生產。(323-4/163:::1-3)每一建制了的秩序都會將它的武斷性自然化(只是程度和方法也都有很大的差異)。所有會促成這類結果的機制,最重要的也隱藏的最好的,無疑就屬客觀的機會和行事者的渴望二者間的辯證了;界限感(sense of limit)就是從這辯證裡產生,一般也叫作現實感(sense of reality),也就是客觀類屬(objective class)和內化類屬(internalized class)對應得起來,即社會結構和心理結構的對應,人之所以奉行建制了的秩序,牢不可破,其基礎就在此。(324/164::1-8)
當客觀結構與主觀結構對應到幾乎完全時,自然世界和社會世界看起來就是不言自明的了。這我們可以叫作俗見(doxa),以和正統(orthodoxy)或異端(heterodoxy)的信念區別,正統、異端帶有知道或承認可能有不同或相反的信念存在。(325/164::14-9)俗見與意見相對,俗見屬於實作領域,意見則屬於論述層次,意見場域存在正統與異端。俗見的整體(universe)──既指毋需提及,亦指無法提及,因為缺乏可用論述──和(正統或異端)的論述整體(discourse)之間的界線,就會是最徹底形式的誤認,以及政治意識覺醒兩者之分界線了。(334/170:17-22)象徵結構本身就帶有權力的特性,任何語言,只要能夠掌握注意力,就是權威的語言(authorized language),團體的權威灌注於其中,而它所指示的事物不只是單純地被表達,同時也被賦予了權威與正當性。(334/170::12-4)

angodsou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俗見、正統、異端
實作儀式具有加諸在自然上的文化武斷性。時間遞嬗與空間結構結構了團體及其於世界的再現。透過社會曆,與結構同源的不同實作(如犂田和紡織)的步調協調(orchestration)結合起來,以確保整合。(323/163::10-13)這種實作的分類學其實是社會秩序實際區分已經過轉變的,且可被誤認的形式,但因為可以這些區分為準,得出經客觀協調的實作,而有助於該社會秩序的再生產。(323-4/163:::1-3)每一建制了的秩序都會將它的武斷性自然化(只是程度和方法也都有很大的差異)。所有會促成這類結果的機制,最重要的也隱藏的最好的,無疑就屬客觀的機會和行事者的渴望二者間的辯證了;界限感(sense of limit)就是從這辯證裡產生,一般也叫作現實感(sense of reality),也就是客觀類屬(objective class)和內化類屬(internalized class)對應得起來,即社會結構和心理結構的對應,人之所以奉行建制了的秩序,牢不可破,其基礎就在此。(324/164::1-8)
當客觀結構與主觀結構對應到幾乎完全時,自然世界和社會世界看起來就是不言自明的了。這我們可以叫作俗見(doxa),以和正統(orthodoxy)或異端(heterodoxy)的信念區別,正統、異端帶有知道或承認可能有不同或相反的信念存在。(325/164::14-9)俗見與意見相對,俗見屬於實作領域,意見則屬於論述層次,意見場域存在正統與異端。俗見的整體(universe)──既指毋需提及,亦指無法提及,因為缺乏可用論述──和(正統或異端)的論述整體(discourse)之間的界線,就會是最徹底形式的誤認,以及政治意識覺醒兩者之分界線了。(334/170:17-22)象徵結構本身就帶有權力的特性,任何語言,只要能夠掌握注意力,就是權威的語言(authorized language),團體的權威灌注於其中,而它所指示的事物不只是單純地被表達,同時也被賦予了權威與正當性。(334/170::12-4)

angodsou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三章 生成圖式與實作感:界限中的創造
導言的部份很重要,總括了三四章的討論,實作、生成圖式、分類,再到象徵結構,最後談到支配的問題。如果能看懂這裡的導言,三四章就不是問題了。

月曆及概要的錯覺(synoptic illusion)

angodsou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Norbert Elias Reader
Edited by Johan Goudsblom以及Stephen Mennell (1998)
17. (104-112,268-70)
Group Charisma and Group Disgrace

angodsou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做文化研究──索尼隨身聽的故事》
作者:保羅.杜蓋伊 斯圖爾特.霍爾 琳達.簡斯 休.麥凱 基思.尼格斯
諸者:霍煒
2003 北京:商務印書館

angodsou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 Pinch, T. J. Bijker, W. E.
篇名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Facts And Artifacts - Or How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And The Sociology Of Technology Might Benefit Each Other
出處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4)
出版年 1984

angodsou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學革命的結構

第一章 緒論:歷史能做什麼
☆過時的理論在原則上並不因它已被拋棄就不科學了。(45,E3)

angodsou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七章 成年的兒童

 

如果沒有對成人的概念清楚界定,我們就無法說明童年的概念。因此,本書立論的根據──由於電子資訊環境導使兒童概念逐漸消失,也可換成:電子資訊環境也導使成人世界的概念日漸消失。(107)

 

在電視時代人類共有三階段的生命,一端是嬰兒期,另一端是老年期,中間則是所謂的「成年兒童期」。所謂的「成年兒童」的定義是,一位在知識、情感能力發展上尚未完全的成人,尤其是他們與兒童的差異不大。(108)一旦人類成長環境中的象徵領域,改變其形式和內容,尤其是社會變得不再區分兒童與成人的情感世界時,原先的成人與兒童這兩個階段的生命必然會合而為一。這就是我的理論。(108)

 

政治新聞中的象徵形式已經徹底改變了。在電視時代,政治判斷力已經從評估個人的政治主張,變成對政治人物形象直覺、情緒化的評估。(109)政治判斷力的定義轉變,並不始於電視時代。事實上,它源起於十九世紀時的圖像革命所造成的副效果。(109)

 

[配樂的目的何在?]電影或戲劇節目中亦有配樂,目的在於刺激觀眾的情緒、製造緊張,以及建立期望等等。但是,電影配樂與電視新聞節目配樂在功能上有一重大的區別,電影配樂是根據不同情緒變化音樂的表情,恐怖的音樂、快樂的音樂、浪漫的音樂等等。新聞節目上,不管頭條新聞是入侵阿富汗或是通迥巿政預算或是球賽勝利,都是相同的配樂。由於它每天晚上使用相同的配樂,在相同時段播出,以配合每天不同事件的報導,電視新聞節目一而再地發展出的主旨是:每天都沒有什麼新鮮的差別,昨天的心情跟今天並無二致,甚至說,今天的件事實上是毫無意義可言的。(111)[在此我不同意作者的解釋,我認為相同的音樂,意味著延續性,像是收看連續劇一樣,今日的一些新聞,是昨日的新的延續,例如李雙全命案可以大字打出「第141天」,這樣的字眼,感覺起來就像是第141集的節目一般。]

 

這項主題是經由多種方法發展出來的。包括美貌、速度和孤立。(111)

 

A[重點是誰在播報,而非內容](112)

 

B觀眾很難去「思考」整個事件,其次,也無法「感覺」整個事件。(112)

 

C電視新聞上所報導的事件完全是抽離歷史背景或任何脈絡的,它以分割、快速的一則接著另一則的方式,洗劫觀眾的心靈,沒有什麼變化。這就是電視的麻醉效果,讓觀眾毫無感覺可言。(113)電視新聞節目所營造的興奮感,主要來自它的速度,而非內容,令人興奮的是資訊的流通,而非新聞的意義。(113)

 

[電視對態度培養的影響]電視新聞節目是非常可怕的超現實東西,而且相當孤立,事件與事件之間沒有任何關係可言。(113)電視新聞節目[提供給人的態度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比重的問題。所有的事件完全是自由心證的;歷史也是不相干的;評比事件的重要價值沒什麼道理可言。總之,新聞並不是成人對世界的看法、觀點。(114) [想到以阿爭端在台只佔小篇幅,而大幅報導趙建銘週邊八卦之事,就覺得我們的媒體所反映出來的,亦是成年兒童的看法;但這樣來看,是否又太帶有「啟蒙意涵」呢?]

 

[商業人和宗教人的萎縮;理性的凋萎]自從圖像革命以後,所謂的商業人基本上是不理性的,無法以辯證或理性的對話來加以接觸。廣告上的賣點並非是事實 ,而是偶像,成人與兒童皆可大力效忠。(115)

 

事實上,我認為電視廣告是一種宗教文獻的說法,完全公平。大部分重要的電視廣告都採取一種宗教寓言的形式,以某一個神學為中心思想。(116)科技無知感的震撼力,是電視廣告的神學觀中特別重要的一點,因為它不時提醒教友的弱點。(117)

 

無知的人只需要接受忠告就好了。這一個問題非常重要,無庸置疑,因為它同時在販賣兩種訊息:人不只應該及早接受勸告,也應有責任勸人改正。[同儕壓力](118)

 

救贖自己的第二條路是,個人是否有意願將別人的勸告化為行動。(118)

 

由於電視廣告很精簡,因此廣告的最後五秒通常擔負著雙重使命。「奇蹟」是最重要的關鍵,電視廣告形容各式各樣迷戀奇蹟的現象,在宗教文獻中往往不乏其例。上帝就是科技。究竟我們何時將對上帝的傳統信仰,改變為迷信科技無所不能的力量,答案並不清楚。我們應當強調的是電視廣告對此項轉變沒有影響,只能說電視廣告反映這種變遷,記錄這種變遷,擴大變遷的範圍等等,因此,它影響到宗教傾向的成熟行為日漸消失。(119)

 

電視媒體本身的特性,而不是觀眾的特性,導使兒童與成人的分界模糊,製造了所謂的成人似的兒童。(120)

 

電視以故事方式報導一件事。(121)

 

WCBS電視台更有概念,它知道文字論述的時代已經結束了,這是印刷術刻意倡導下的時代,讓成人的心靈因而特別的不同。但是,它已經被口說時代所取代,或者更精確、更圖像化的說,它已經被演藝界時代所取代了。首先,電視的本質是能將生活中的每一個面向以作秀的形態表達出來。它不用任何主義、術語、邏輯、儀式、傳統來鎮壓觀眾的心靈,觀眾只需對於牧師個人的魅力有所回應就夠了。(122)印刷品代表一個放慢度的心靈。電子媒介則代表加快速變的心靈。(123)[第二個含意則是]電視媒體正是用來展現、用來「秀」的,拋棄抽象,讓每一樣東西具體化。(123)

 

[提問]究竟一個以圖像和故事為主的文化,對成人有何影響呢?一個完全注重此時此刻的媒體,既然無法表露時間的連續性,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貶低知性的複雜度,並一味重視個人特色的媒體,會製造什麼效果?隨時在尋求立即的、感性的反應,這樣的媒體會有何種效果?(124)

 

 

第八章 消逝的兒童

 

對我而言,童年是否存在,端賴文化傳承的內容與方法而定。(129)

 

在電視節目上將兒童「成人化」的現象,也發生在電影上。(131)

 

不只是小孩日漸「大人化」,而且是大人日漸「兒童化」。(133)

 

電視中最常用的成人模式就是兒童,這個模式幾乎可以在任何形式的節目中看到。(134)(競爭、熱情、順從、比賽節目)

 

電視媒體嘗試反映流行的價值與風格。在目前情形下,兒童的價值與風格與成人的價值、風格,早已經融合為一。(134)[兒童穿西裝,成人穿球鞋]但童年的概念日漸消逝時,象徵童年的符號也跟著消失。(135)[我覺得這樣的論斷太過武斷,忽略了社會分化的異質性]

 

消失的歷程,也顯現在飲食習慣上。(135)

 

類似將兒童與成人的價值與風格混為一談的現象,最明顯的莫過於兒童的遊戲。[是運動,而非遊戲;或者說是競爭,而不只是運動](135)兒童的遊戲已經變成大人最著迷的領域,已經變成專業化了,已經不再是獨立於成人世界之外的領域了。將兒童帶入世界業餘賽、專業賽的現象,當然都跟這些有關。[和名、利拉扯在一起]。當童年的概念逐漸消逝時,兒童對遊戲的看法也勢必跟著消逝。(137)[我想起我運動時,總會帶有很強的競爭性,表現出的是侵略、勝利;而不僅僅是遊戲,童年的消逝,是啊,童年的消逝,遊戲也不再是遊戲了…]

 

兒童與成人的看法日趨一致的現象,也顯現在他們對娛樂的品味上。(137)娛樂成人的節目,也同時能娛樂兒童,二者的娛樂效果一致[例如廸士尼動畫]

 

兒童的識字能力普遍下降的事實,也可以用來顯示成人愈來愈不關切語言的事實。(139)兒童的語言對成人造成的影響,遠大於成人的語言對兒童的影響。(139-40)

 

當成人與兒童在語言、服裝、品味、飲食習慣上日趨一致時,所謂的文明的意義與實踐也會對等的日趨下降,而文明又植基於社會階層的觀念。(140)我相信,所有前述的觀察和推論是童年現象消失的指標,也是成人性格相對的矮化。(141)犯罪就像其他任何東西一樣,再也不是專屬於成人的活動。(141)[在兒童犯的罪愈來愈成人的情況下,法令對於兒童是否應應用成年人法律感到動搖]

 

我們的結論,(至少部份是),許多成人對兒童有不同的看法,而且這種看法與十四世紀通行的看法無甚差別:兒童就是大人的雛型。(143)[EX性行為、性病罹患率平均年齡下降]。相對的,也有許多跡象顯示成人「兒童化」的現象愈來愈普遍。(145)[不負對兒童、父母的撫養責任、離婚率]

 

[相應而生的兩種哲學觀]其中一個理念相信,童年雖然脆弱但是很重要,希望要保護兒童免於受到疏忽及虐待。採取這個觀點的人主張,一旦父母不負責任,有關單任就應該以公權力介入。這個觀點起源自十九世紀,而且是童工法、少年犯法規,和其他人性保護措施的進一步延伸。另一個「兒童權益」的觀點,則反對成人監管、控制兒童,並且倡導童年消失的哲學觀。它主張「兒童」的社會分類本身,就是一種壓迫的概念,所以要盡可能致力於解放兒童,免於各種限制。(146)[教育要教什麼本身成為問題,教育目標為何?知書達禮不再重要?收入比較重要?]這種觀點所倡導的只是企圖將一個文化上無法挽救的現象合理化。(148)

 

 

第九章 六大問題

 

1.童年是被發現或被發明的?

 

童年的概念是一個社會現象,而非生物上的必然。(149)

 

2.童年概念的消逝,代表美國文化的日趨下流嗎?

 

3.究竟「道德法定成年團體」和其他基督教基本教義派的團體對童年概念的維護,有多大的貢獻?

 

4.有沒有任何傳統科技,具有潛力足以維護童年的需求?

 

5.有沒有任何社會機構,不只有能力,而且有足夠的決心,得以挽救童年現象日益消逝的趨勢?

 

事實上,只有婦女才是童年的擁護者,是婦女一直在形塑、保護童年。(156)

 

6.個人在對抗社會現象時,真的那麼無力嗎?

 

 

 

筆記: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概念是「成年兒童」這個概念。雖然我不完全同意作者將這一段時間所分佈的人全部均質化,忽略了社會分類的重要意義。「成年兒童」指的是成人與兒童的分野逐漸消失,成人越來越像兒童,兒童也越來越像成人。換個方式來說,就是階段性的模糊吧。政治人物不能知所進退,學生學習不分階段輕重,國家發展短視近利,追求愛情要求速食。生活中,除了刺激,或者說是麻痺,就什麼也沒有了吧。弗洛依德以及埃利亞斯提示自制是文明進程的條件。個人人格的成熟,也就是意味著他能自制,知羞恥,知所進退,知道自己在何時何時該作什麼。這似乎回到了規範面,但對我而言,我最需要的就是自我規範吧。加油,腳下要踏實點,be a man.

 


angodsou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章 一個沒有兒童的時代

 

 

當某個社會現實逐漸絕跡時,它就會變成人們懷舊的焦點,是促使人們加以思考的主題。(13)

羅馬人開始企圖將成長中的孩童與羞恥的概念結合。我的論點是,如果沒有一個發展非常完整的羞恥心,童年是無法存在的。(17)

童年概念有關的四點:識字人口消失、教育也消失、羞恥心跟著匿跡。(18)…當然,我們還要考慮到當時生活困苦,尤其是嬰兒死亡率居高不下。或許由於兒童沒有能力生存下去,成人不能也不願提供正常的感情承諾支持也因此,一般成人顯然無法跟兒童發展出密切的關係(25)

a. 讀者闡釋這些字母的能力消失了(19);製紙的紙草、羊皮紙愈來愈少(20)…所有的社交活動,只能透過面對面的口頭溝通方法(21)

b. [中世紀時,「教育」的概念根本不存在](23)

c. 羞恥心與秘密有部份關連(23)當時的文化不能也不願對兒童對某些保留,這是與羞恥的概念有關;二是文明的觀念。依里亞斯:「當時人與人的關係,跟現在的人不一樣,不只是理性的意識層面,他們的感情生命結構、個性也不一樣」。(25)

因為印刷術以及大眾識子導致一種新的溝通環境,開始在十六世紀漸漸形成。印刷術創造了「成年」(adulthood)的新定義,成年指有能力閱讀的人,相對的,「童年」指缺乏閱讀能力的人。之前,兒童期在七歲結束,成年期接著到來[按:口語文化](26)

 

 

第二章 印刷術與新成人

 

 

印刷術改寫了「自我」(selfhood)的概念輕易地捕捉、固定和轉化時間,並在這個過程當中,改變了人類對自我的看法。但是,就像路易.馬佛所說的,機械鐘消滅了「永恒」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人類行動的測量和焦點,但是,印刷術又將「永恒」的概念恢復了。印刷出版將現在與永恒連成一線,將個人的看法帶到未知的時空中。(30)

殷尼斯強調,傳播科技的改變,無庸置疑的會有三種結果。它改變一般人的興趣結構(人們所關切的事),象徵的工具(人們用來思考的工具),以及社群的本質(思想起源的地方)。簡單而言,每一種機器都代表一種意念,或是一群意念。(32)

機器可能提供我們一個嶄新的時間觀念,例如機械鐘。望遠鏡改變空間和規模、比例的概念。拼音字母改變知識的概念。眼鐘提供一個改進人體身體的可能性。難怪凱瑞(James Carey)大膽論證:我們得以發現,人類的意識結構因此已經重新建構,以配合傳播的結構。也就是說,人類的發明,重新創造了今天的人類。(33)

阿瑞提斯Pietro Aretino發明了報紙。我們也可以將告解文學的起源,歸之於他。阿瑞提諾在沒有人指示之下,迫不及待的大量印行一系列的反神職人員的猥褻作品、中傷故事、和個人意見,這些後來演變成為新聞事業的傳統,在今天依然盛行。他發明「黃色新聞」,創造一種傳達黃色新聞的方法,讓他名利雙收。(35)

蒙田發明了一種人物寫作風格,使獨特的個人可以直接、有力的向看不見的當代人物以及後代人類表達個人的想法。(35-6)

印刷術不只助長作者的自我意識,對讀者亦然。印刷術發明之前,人類所有的傳播活動皆在社會脈絡下進行。即便是口頭的閱讀行為本身,也是採用一群人跟在某人之後大聲閱讀出來。然而印刷書籍出版後,一種嶄新的閱讀傳統相繼出現:遺世獨立的讀者和他自己的雙眼。簡而言之,閱讀行為是反社會傾向的。(36-7)

因此,在生產與消費中,印刷術營造一種心理環境,促成個人主義的說法,甚囂塵上。(37)

印刷術重新賦予人類的自我意識,讓每一個獨特的個體得以自我思索和討論。(37)

個人主義本身不可能促使童年概念的出現,因為這個概念必須來自將人類分成不同的階層。因此,必須有其他的導因,事實上它也出現了,我在此將之稱為「知識溝」(knowledge gap)文盲與識字人口之間的分野明顯出現,前者只能侷限在中古世界的感官經驗世界中,後者則快速的進入全新的感官、知覺世界。(38)

印刷書籍的格式,產生一種新的織內容的方法,也因此帶動一種組織人類思考的方法。印刷書籍充滿線性思考。書籍組織內容的形式,演變成特定領域的思考方式。(40)…同一科目存在多種不同的教科書,科目內各主題如何組織必須一致;教科書的作者必須決定哪些內容在前,哪些在後,也就是說,他們重新創造他們的研究領域。(40-1)…印刷術的欠缺個人頗具重複性的特質,代表某種程度的權威感。(41)

印刷術並非價值中立的資訊傳播者。它促使某一學科領域的重組、強調邏輯與清晰、形成尊重權威的態度。它也帶來文學格式的新看法。印刷品的結構、方便可攜帶性以及可以重複再版等,不只在散文體的發展上,更在後來小說的發展上,扮演關鍵的地位。(41)

印刷術也讓方言首次成為大眾媒介,不只對個人,更對國家造成相當大的影響。[母語概念、新教](42)…從十八世紀至今,以對國家的愛取代對上帝的愛的歷史現象,可以說是導因於印刷術。(44)

現代科學在印刷術出現一百年之後奠基。首先,印刷術不僅創造嶄新的收集資料的方法和管道,並且增加了歐陸科學家之間的交流。第二,標準化的印刷特質,促使科學家使用統一的數學符號,包括以阿拉伯數字取代羅馬文字。(44)

簡單而言,有知識的人類(Literate Man)已經誕生了。(45)…當印刷術開始出現,促使成年人的世界出現嶄新的面貌;從此,「成年期」必須靠個人努力爭取,它是一個象徵性的,而非生物性的成就;從此,年輕人必須經由學習,進入印刷品的世界,才能成為「成人」。(46)

 

 

第三章 童年的起源

 

 

天主教會擺脫出版品,基督新教卻大力與之結合的結果之一是,歐洲文化中的知識重鎮,全然翻轉。(48)

童年的概念發展相當不均。當我們檢視歷史的複雜性後,發現一個很簡單的等式:只要識字能力持續受到高度重視,就會有學校;只要有學校,童年的概念便能迅速發展。(49)

童年被用來形容某一階段的象徵性成就。當嬰兒有能力說話時,嬰兒期就結束了。童年則始自兒童開始學習閱讀。事實上,兒童這個字常被用來形容不識字的成人,成人文盲常被認為在知識上相當幼稚。(52)…教育與兒童實際年齡的關係,也是經過一段時日後,才發展出來的。首先,人們按學生的閱讀能力,而非實際年齡作為分班或分年級的依據。按年齡區分是以後的事。(52)…童年概念本身,一旦變成一種社會和知識上的分類後,童年期各階段的分野,就越來越明顯。(53)[衣著、命名、青少年文學]

童年的形態開始發展成形時,現代家庭也漸漸成形。阿利期強調,現代家庭的出現,先決事件就是正式學校教育的出現與延續。兒童必須長期接受正式教育的社會需求,導使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必須重組。(54)英國出現了一群中產階級。「多餘的金錢,讓他們可以利用孩子,當作炫耀性消費的對象。」杜寶萊要我們注意的論點是,經濟能力改善,大大強化了大人對兒童存在的意識,而且也促使兒童在社會上的存在更明顯。童年的概念最初是一個中產階級的概念,部份因為中產階級的人,才有能力接受這種概念。這個概念,則經過一個世紀之久,才漸漸廣為比較低下的社會階級所接受。(55)

經由創造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階層,成人發明了兒童發展的結構。(56)

當然,還有強烈的自制能力。有時候我們忽略了讀書本身「違反自然」,因為讀書時,兒童必須非常集中精神、安靜,這跟他們的本性相違背。(56)

由於自制是知識份子和神學上的重要原則,具有成人的特性亦然…(57)羞恥心是人類文明過程中的基本元素,是人類克天性必須償付的代價。書籍的學習世界,僅勉強代表人類克服動物本能的勝利,建立一個文明的識字社會,羞恥感是必須存在的。[要求身體聽命於心靈,強調沉思的肉體,因此也就相當藐視身體。](58)

直到最近,兒童與成人最重要的區別是,成人擁有某些兒童不宜知道的訊息。當兒童漸漸長大,我們按發展階段逐步透露這些秘密,而「性啟蒙」則是最大的秘密。(59)

依拉斯莫斯不僅透露大人的秘密給青少年而已,他也在製造秘密。我們必須知道,在有關公眾行為的書籍中,依拉斯莫斯不只針對成人,他也針對兒童而撰寫。他不只建構了成年的概念,也在建構童年的概念。(60)…成人的工作就是培育兒童未來可以處理成人的符號世界。(60)

 

 

第四章 童年之旅

 

 

十七世紀時,童年的概念橫越英倫海峽進入法國,十八、十九世紀時,它又從歐陸傳回英國。例如,十八世末葉,歐陸大部份知識份子皆相信,欠缺教育與青少年犯罪之間存在著因果關係。(64)

全歐各地對童年概念採取較人性化的態度,部分導因於日漸高漲的兒童福利是政府的責任這種意識。(64)

十八世紀的學術氣息,也就是所謂的啟蒙時代,助長並大力擴散童年的概念。(65)

洛克發現學習與兒童發展的關連,主張一種將兒童視為珍貴資源的教育方式,同時也嚴格注意兒童的知性發展和自治能力。(65-6)最重要的是,透過他最有名的論點,兒童在出生時,心靈宛如一張白板,洛克得以進一步發展童年的理論。(66)

盧梭堅決主張兒童本身的重要性,兒童不是達到某種目的的方法。(66)盧梭的第二個理念是,兒童的認知和情感生命很重要,因為童年是人類生命中最接近「自然狀態」的階段。(67)

因此,當童年概念發展到十九、二十世紀,遠渡大西洋進入新大陸時,它具備雙重的學理傳統。一是洛克或基督教的理念,一是盧梭或浪漫主義的理念。(68)

[洛克的白板隱喻]成年的定義是指具備完全的語言能力(68)[盧梭的植物隱喻]盧梭期望教育最終是一朵健康、盛開的花朵。(69)[兩者都包含了對未來的寄望]

十九世紀,佛洛依德的《夢的解析》及杜威的《學校與社會》都不約而同的引導者思考下列問題:文明的需求,如何與兒童本性的需求取得平衡?(71)

佛洛依德和杜威將印刷術發明以後,一直在演進的兒童概念,具體化為童年概念的基本思考架構:兒童(男學童或女兒童)的自我和個性,必須經由養育加以維護;他的自制、延後的滿足感和邏輯思考等能力,應加以擴展;他對生命知識的瞭解,應當受制於大人。但是,在此同時,兒童也被認為擁有自己的發展規則,他的好奇心、喜悅和活力不應受到束縛,以免喪失成熟發展成人的機會。(72)

當代的童年思考架構,事實上就是成年的思考架構。當我們討論對孩童的期望時,事實上我們就在談論自己是什麼。我們甚至可以大言不慚地說,西方社會在移情能力與理智、人性化的歷史,事實上都是跟著童年發展的腳步而來的。(72)

 

 

第二篇 童年的消逝

 

 

第五章 結束之始

 

 

西元一八五0年到一九五0年,代表童年概念的分水嶺。在這個時期,所謂現代家庭的雛型出現。童年的概念已經被視為每一個人天生的權利,一種超越社會和經濟階層的理想。(75)

[摩斯發明電報的影響](75-7)當人家跟梭羅提到:兩地的人有什麼好說的?梭羅問這個問題時,事實上表示他沒有多大的興趣,但他在引導我們注意電報機的心理與社會意義,尤其是注意電報機有能力改變資訊的結構,從個人、區域性,變成冷冰冰的、世界性的能力。(77)

電報是第一個訊息速度遠超人體速度的傳播媒介。(77)電子速度並非人類感官的延伸,而是否定人類感官的存在。它帶領我們進入一個與他人同時存在又轉眼即逝的世界,遠非人類經驗所能及。正因如此,它消滅個人風格,也就是人類的個性本身,後者卻又是人類傳播很重要的一部份。(78)

電報創一種匿名、客觀的資訊世界,其中緬因州和德州的差別愈來愈不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電報機也開始讓資訊變得宛如脫韁野馬般無法控制。電報改寫「智力」的定義,因為當世界充斥著各種訊息時,一個人知道多少資訊比他如何運用所知的資訊更加重要。(79)

所有這些現象,對童年的概念,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維護童年的原則是,資訊要經過整理、管理,兒童的學習也要按部就班。(79-80)

[傳播結構的鉅幅改變,資訊形式的改變]語言是經驗的抽象敘述,圖像則是經驗的具體表徵。(80)因此,就某方面而言,圖畫和其他的圖像會被認為是「認知上的退化」。(81)

我以一九五0年當分界點,因為是年,電視機變成美國家庭中的一份子,而電視正是同時反映電子和影像革命的媒介。因此,從電影本身,我們終於可以清楚看出,區分兒童和成人的歷史根基,為何和如何被破壞殆盡。(82)

一種新興社會結構的思考架構,其中「童年」的概念只有消失一途。第一跟資訊的可接近性有關,連帶的,資訊的可接近性,又與資訊如何被編碼的形式有關。[象形文字的掌握要求更大的努力,因而只有少數人壟斷;拼音文字更開放給更多的人]相同的,十六世紀至三十世紀的書籍文化,製造了另一種「知識壟斷」,這一次及是針對兒童與成人而言。(83)

可以確定的是,英文文字部份的字母比古時索馬利亞的象形文字更容易學習,這是大部份兒童得以成人的理由。但是,語音的閱讀能力則不容易學,理由有二。首先,成熟的閱讀能力,是一種迅速認字的行為,一種無意識的反射行為,閱讀習慣應當在一個人開始發展說話能力時養成。另一個更重要的理由是,學習閱讀本身,…[]在學習一種特別的行為表現方法,靜止不動只是其中的一種外顯行為而已。自制能力不只對身體是一種挑戰,也是對兒童心智的一種挑戰。(84)[分階段,先學解讀,再來批判;預設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應有的心智及相應的資訊結構]

但是,在電視上,這種資訊的結構崩潰了。電視是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視覺媒介。(85)電視是一場圖像表演、一種象形圖形媒介,不是語言媒介。看電視時,觀眾必須迅速的展現回憶圖像的能力,而非延後分析解碼,觀眾必須去感覺(perception),而不是去構思(conception)。電視提供一種相當原始、又難以拒絕的選擇,得以取代印刷文字裡的線性、程序性邏輯。(86)觀看電視不只不需任何技能,也不會發展出任何技能。(86-7)最重要一點是,電視呈現資訊的方式,是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觀看它,所以,電視不需區分「成人」和「兒童」兩類。(87)我們可以下結論說,電視以三種方式,徹底腐蝕了兒童與成人之間的區分線。這三種方式皆跟電視沒有分別的可接近性相關:首先,電視不要求他的觀眾兒習才能捕捉它的形式;第二,電視不要求讀者具備複雜的心智和行為;第三,電視也不會對觀眾進行分類、隔離。經由其他電子、非印刷媒介之助,電視重新創造了一種曾經在十三、十四世紀時出現過的傳播環境。...根據我所描述的種種情形看來,電子媒介根本無法禁止任何秘密。只要沒有秘密,當然,童年的概念也就不可能存在了。(88)

 

 

第六章 一覽無遺的媒介

 

 

[為何所有的禁忌秘密都一覽無疑]電視必須不斷提供新奇有趣的資訊,才能抓住觀眾。因此,電視就必須利用文化中每一個既存的圖騰禁忌。電視不只是一個圖形媒介,它也是以現場感(此時此刻)為中心、光速的媒介。因此,電視的重要工作是「移動」資訊,而不是收集資訊。電視不能停格在一個主題上,或者深入挖掘一個主題,這些最適合出現在靜態線性的印刷媒介上。(90)電視不是記錄這些事件,它「製造」事件。(91)

與印刷媒介不同的是,電視不可能「消滅」事件。隱藏在「識字」後的矛盾是,它讓一個人得以有機會去獲知某些秘密,但是它同時也阻礙一個人獲知秘密的管道。一個人必須先接受嚴謹的學術教育,才能讀懂書籍中奧妙的深層秘密。(91-2)電視消滅了現世知識的排他性,因此,也排除了童年與成年社會中間的重要區別。這項結果乃根據社會結構的根本原則而來:一個團體部分是靠成員所擁有的特定資訊而定義。(92)蕭伯納曾經說過,所有的專業,皆是用來對抗外行人的陰謀。(93)我並不是說,人類羞恥心的內容,是由社會的資訊結構所創造。人類羞恥心的根源在別處,深入到一個民族的歷史與恐懼之中。我在這裡所要指出的一點是,在一個不能保持秘密的社會中,羞恥心無法成為社會控制或角色分化的方法。(94)

下列問題被提出:開放與坦白的代價是什麼?(95)

羞恥心逐漸降低的結果必然是禮節的意義也跟著消失。禮節或許可以比喻為社交上的「識字能力」。二者皆要求身體由心來控制,皆代表長時期的發展學習過程,也需要成人教導。「識字能力」創造一種認知結構順序,「達禮能力」則代表著另一種社會能力的結構順序。(96)[自制能力與社會位置的關係](96)

在這種情況下,成人的權威以及兒童的好奇心也沒有存在的必要。(97)好奇心只有在兒童的世界與成人的世界有所區隔時才會出現,兒童必須要透過發問,尋找進入大人世界的途徑。兒童根本無須問任何問題,就被塞滿一大堆答案。總之,連兒童都消失了。(98)

此處要特別注意的是,電視本身不應當成為揭露成人的秘密負起所有的責任。(98)

我在討論的問題事關公共知識與個人隱密知識的區別,以及媒體毫無保留的暴露個人隱密知識的後果為何。(100)[偽善的正面功能]

[電視暴力影響兒童,轉移了我們對更重要議題的發問,例如]電視所呈現的現實世界,究竟如何破壞一個兒童對大人是理性的、世界是有秩序的、未來是有希望的種種信念呢?電視究竟是如何破壞兒童對未來自己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暴力傾向的看法呢?(102)電視將成人生活的後台打開了。(102)

 

 

我的論點[]電視所揭露給兒童的成人生活秘密是恐怖、骯髒、混亂的。然而事實上,電視媒體不一定是如此偏頗的。如果它大部份節目都是這樣的話,那是因為成人生活本就如此,充滿病痛、暴力、無能和混亂。但是成人生活並不全然如此。(103)

 

 

我同時也不是說兒童在早年時,對成人世界的東西是全然無知的。我只是說,自中古世紀以降,只有活在當代社會的兒童才會知道這麼多成人世界的秘密。當他們有機會去接觸過去所潛藏在成人世界的訊息時,這些兒童就已經被迫逐出兒童世界了。(104)

 

 

 


angodsou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空間與社會變遷

 

1.一般傾向(尤其是功能論的想法)於將時間等同於跨時性或動力(the diachronic or dynamic);同時性的分析(synchronic analysis)則再現了社會的「無時間的快照」。結果就是將時間等同於社會變遷(198)

2.時間與變遷的等同,其對章就是無時性與社會穩固的混融(assimilation of “timelessness” and social stability)(198)

3.在結構主義的思想中,比在功能主義的思想裡,更注意時間性、歷史以及同時性/跨時性的區分。(199)

4.()重要是不只是時間、也非歷史,更還要加上歷史性(historicity):在所有後封建西方的「進步運動」(progressive movement)的意識,作為某些社會的社會生活的特徵,這些意識被積極地組織起來,促進了社會變遷。(200)

5.傳統是社會再生產「最純潔」以及最單純的樣式(innocent mode):當一位作者寫下它時,在最基本的外貌下,傳統可以設想為「重覆行動的無限系列,每個展演的場合都被假定以前都已演展過;其展演透過知識、或是先前展演的預設而賦予權威──透過可能相當不同的賦予權威(authorization)的特性。」讀寫能力的降臨,尤其是大眾的讀寫,是改變傳統的主要影響力。(200)

6.當傳統不是「純粹的社會再生產」,當它不只依賴於「慣用語與假定」,「詮釋」介入的方式就相當清楚了。(200)

7.不難去設想,書寫的發展成為西方首次浮現的「線性時間意識」的基礎,變成作為社會生活特徵的歷史性的基礎。(201)

 

時-空關係

 

1.我想要提出更進一步的主張,許多形式的社會理論都沒有認真對待社會行為的時間性,及其空間特徵(202)

2.任何模式的互動都在時間的情境中(202)

3.但是,面對面(face-to-face)這個術語,的確傳達了在社會互動中空間裡定位身體的重要性。(203)

4.在面對面互動中,他人的在場是用於生產社會交往的資訊的主要源頭。在面對面互動以及與身體不在場(而且常常也是時間上不在場的)的他人的互動之間,其間差異是更深遠的。(203)書寫的發展,在基本上開展了在時間上延伸的互動。書寫的發展大大地擴展了在空間上遠距離的互動的範圍,就像在時間上那樣。(204)

5.時間,空間,及重複性是緊密地交織在一起。所有測量或計算時間的已知方法,都包含重複性:太陽的循環運動、手表的指針,石英結晶的振動等等,都包含了空間的運動。很難不參照空間隱喻來談時間。(204)[按:這一點很有趣呢J]在受傳統支配的社會中,其社會再生產或重複的循環特徵間接地受到經驗的調節以及時間的定位(mapping of time)。但即使是當「線性時間意識」成為主導(comes to predominate),時間經驗或許不能完全掩蓋掩蓋其循環的外貌。對個人的生命跨度來說也一樣是真的,也就是我們慣稱為「生命循環」(life-cycle)的東西。(205)

6.社會生活在時間與空間中的延伸,作為社會發展的整體的特徵,已在上述提及:社會活動的時間規模,己經被跨距離的溝通變化所修改了。…[活動束集(activity bundles)的概念]的普遍重要性在於,它強調了社會活動中,時間與空間中的協作運動,如同多重的路徑或軌跡的勾連。(205)同樣的概念也可用在更廣泛的社會變遷的問題,我等下將會談到:社會變遷也可被理解為時-空路徑的變遷。社會發展從特徵上來說,包含了空間運動,以及時間運動:在我們的時代,最具意義的是關於西方工業資本主義的世界性擴張。(206)

 

空間上的在場與不在場

 

1.我們可以首先從階級理論來保持與前幾章的穿針引線的連續性。(206)

2.在階級社會中,空間分化是階級分化的主要特徵。雖然相當粗略,但仍具社會學意義的是,階級傾向於區域地集中。在社會理論的術語,這樣的空間分化永遠必須視為時-空形構。(206)

3.實際上,所有的集體都有操作的場合(locale),在空間上明確地與其他場合相區別(206)。「場合」在某些面向上,是比「地方」(place)更好的術語,更常使用在社會地理學中:因為它承載了作為互動場景的空間涵義。(207)

4.如果場合的概念與身體在場/不在場(這可理解為潛在空間上的,或時間上的)的影響相結合,我們就能特徵化(characterize)只在短距離的時-空分隔上的小共同體(small community):在場合中,他人在空間與時間上是可得近的(availability)(207)

5.[沒有人比高夫曼在此點上分析的更好,高稱之為「臺」(regions)]高夫曼指出,區域通常是被時-空關係的術語所界定:家中「起居空間」與「睡覺空間」的分離,同樣也是使用時間的分化。(207)

6.維持前臺與後臺之間的空間分別(discrimination),是在論述意義與實作意識中,反思監控行動裡頭對場合的使用的顯著特徵。(207-8)

7.前臺與後臺的對比,有助於展示透過場景的管理(control of the setting)而維持的實用接受。(208)

8.典型地來說,前/後臺分別的存在,常指出(進行中的互動的)制度形式中所滲透的具體論述。(208)…在管理部份上的這種認知,承認了權力的極限,因此,這樣子的空間-社會對調(spatial-social interchange) 在組織中的控制的辯証是格外重要的。(209)

9.韋伯用現代科層制來特徵化官僚階級,可應於於具體的空間分化,也可用於權威的分化(209)

10.在小共同體中的空間與在場,或者在只有短距離的時-空分隔的集體中的空間或在場,基本上都是透過人的身體特徵以及感知能力來表達。(209)

11.然而,在支配結構中作為一種資源來使用的時間控制,可以比馬克思所相信的更具有歷史性意義。(210)

 

穩固與變遷:莫頓與伊凡斯.普理查德(Evans-Pritchard)

 

1.[批功能論]

 

2.[批莫頓的顯性功能與隱性功能,認為不能用隱性功能來解釋行動者的社會實作,也就是說,不能用行動者非意圖造成的功能,來解釋社會系統的再生產。]

 

3.[而只能顯性功能來解釋,也就是說,從行動者的所意圖造成的結果,才能解釋社會再生產](211)

 

4.[舉莫頓的Hopi人求雨為例](211-2)

 

5.[莫頓首先沒解釋祈雨舞是如何、以及是怎麼發生的](213)

 

6.[第二,他混淆了行動的非意圖後果,以及行動及信念的理性](213)必須再強調的是,說這不是因為要否定社會再生產中的非意圖後果的重要性:而是要把握到,將這樣的結果轉譯成「功能」,主張已解釋了既定的社會實作的穩固或持續,是不正當的步驟。(214)

 

社會變遷與結構化理論

 

1.[很少關於社會系統中的穩固與變遷的點,因為不同種類的社會的社會再生產的條件不同](215)

2.默頓的說明是不足的,因為它對於「顯性功能」給予太少的關注。(215)[認為伊凡斯.普理查德補充了默頓所沒注意到的「行為的理性化」,而默頓則觀察到了普理查德沒看到的「參與的非意圖後果」]

3.在詮釋社會再生產、社會系統中穩固與變遷間的關係中,先前的提議認為我們必須連結兩種分析方式。首先,在行動理性化的脈絡中,我們必須展示被再生產的有限實作:透過以及在行動者的實作中所再生產出的行動者對制度的滲透,是如何使這些再生產成為可能。(215)…第二,我們必須探索「逃脫」活動起始者意向的、對於實作的再產的活動後果,透過與實作相連的過程,而追問這些過程只作為部份的更大的社會系統的其他特徵。這些能夠用之前所勾勒出的系統性的三個層次來作有益的探索:反思的自我調控,作為這些的第三個,以直接的方式再連結了實作中行為的理性化,因為回饋原則的操作意識引導了這裡的行為。這是對默頓「顯性功能」所能給予的最精確意義:行為的意向特徵,或它的反思性調控,結合了對於系統再生產的行為後果的意識。(216)

[重點:行動理性化、非意圖後果、反思性的自我調控]

 

再生產與常規化

 

1.我已指出,行為的理性化是人類社會互動的普遍特徵。行為的理性化永遠是在結構二元性的脈絡底下操作的,透過已達到社會生活的往復定序而操作。(216)…社會系統只透過在時間過程中的連續結構化才能存在:就像我先前提過的,在社會分析中,沒有去結構化(de-structuration)的術語的存在空間。(217)

2.[帕深斯的秩序問題:視為連續與不連續的問題](217)

3.[Bourdieuhabitus]

4.許多社為行為深深深澱的元素的連續性,是透過社會再生產自身而確保的。(218)

5.(透過以及在語言中所達到的)行動與論述的相互可理解性,也許是維持互動的最基本條件。但是,語言的再生產──作為言說行動或溝通的其他形式的結果或條件──並不是動機激發的現象(218)

6.如果接受了這個觀點,在實作的再生產中,常規佔了非常重要的位置。(218)…在大部份的社會生活的環境中,本體性安全的感覺,在常規上是基於在這樣的互動中,彼此間所使用的共同知識,是「無疑義的」,或大部份都可以被視為「理所當然」的。(219)

7.在常規普遍的地方,行為的理性化已準備好將行動者的基本安全系統,與既存的慣例、與作為共同知識而使用的慣例相結合。(219)

8.如果常規是社會再生產的連續性中的重要特徵,我們就能透過嘗試指出在社會互動維持或被取代的條件下,我們就能著手說明在工業化社會中,社會變遷的性質與源頭。(219)

9.但有兩種廣泛類型的變遷,似乎發生在這樣的社會中[無法掌握傳統的社會中]。一種可能可被稱為增長的(incremental):變遷是作為社會再生產自身的非意圖後果而發生的。或許在語言中的變遷,是這方面的典型例子。(220)…與部份的改變(secretional change)相區別,被在傳統所支配的冷社會中的所有其它變遷源頭,可以被假定為浮現於造成去常規化(de-routinisation)的行動的外部影響力:尖銳的生態轉型的後果、自然災害的後果、與不同文化組成的社會所建立的依賴關係或衝突關係的後果。(220)

10.「去常規化」這個術語,我是指作用於反對日常互動的理所當然的特色的任何的影響力。(220)…我們可以分別出三種可能侵蝕既存傳統實作的環境的類型。…[1.被其他的傳統所取代;2.已建立的規範的再詮釋,例如透過讀寫能力而改變;

11.[3.作為一種歷史意識的樣式的歷史性優勢:在追求自身轉型的社會形式的積極動員]現代資本主義的時代,標示兩種明確的集體性類性的支配:「法律-理性」組織以及世俗社會運動(221)

 

批判變遷的內生模式(Critique of unfolding models of change)

1.任何嘗試抓住現代變遷的參數的人,必須承認在社會系統擴張中,時間與空間的根本意義;歷史性與去常規化是這樣的擴張的基本原素。(222)

2.內生模式指的是將社會變遷視為進步的特徵的浮現,這些特徵是特定類型的社會在自身一開始就已預定好了(223)

3.Nisbet所說,反對變遷的內生模式不必然要捨棄任何像是「發展」這般的術語。(223)

4.這些概念不恰當的原因,或許可溯自兩個源頭。一個是將社會視為統一整體的傾向。另一個是無法將空間理論化,使之整合進社會分析當中。[忽略了社會之間的互動,空間上內外彼此的角力與影響]

5.但第二點有個更重要的面向──尤其與當代世界相關。這是對受民族國家所控制的空間(作為固定且限定的疆域)的重要性。(224)

 

當代社會中的社會變遷

 

 

 

社會科學與歷史:一些觀察

--
待補


angodsou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表2 論証類型
參照面向
論証形式提問的表達具爭議的有效性主張
理論論述認知-工具的命題的真實性;目的行動的實效性

angodsou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會科學能夠參與「它們的世界」的構成過程本身

                         ──紀登斯(2002:362)

 

 

 

 

  在《社會的構成》一書中,紀登斯以結構化理論為出發點,以結構二元性作為分析基礎,來談社會,以及社會如何構成。所謂的「社會」是什麼呢?紀登斯認為,「社會具有雙重意涵,一是指有具體界限的系統(a bounded system),一是指一般性的社會交往。(xxxviii/xxvi)在本書中,紀登斯對於這兩個意思皆有所使用。在此,我們從第一個意涵出發來作討論,紀登斯強調,社會並不是一個封閉系統,他說「所有的社會都既是社會系統,又同時由多重複合的社會交織而成。這種多重複合的系統既可能完全『內在於』社會,又可能跨越社會的『內部』與『外部』,在社會總體與跨社會系統之間形成多種可能有的關聯形態。跨社會系統是包含了不同類型社會之間的各種關聯形式。」(173-4/164)「跨社會系統」這個概念「詳細說明不同社會總體之間的關係(253/244)。那麼所謂的社會總體又是什麼呢?「社會總體」是指「各個制度結合起來的整體(179/170),而制度(institutions)則是「在這些總體中時空延伸程度最大的那些實作活動(17/17)。因此,跨社會系統牽涉到不同制度「整合」的問題,亦即「社會整合與系統整合」的問題。

「整合」可以被理解為「行動者或集體之間(自主與依賴)實踐的交互關係。這樣,社會整合就意味著面對面互動層次上的系統性;而所謂系統整合,指的則是與那些在時間或空間上不在場的人之間的關聯。(27/28)那麼,我們要透過什麼樣的方式來考察社會整合與系統整合的關係呢?答案是透過「區域化」(147/142)這個概念,區域化涉及了與各種例行化的社會實作發生關係的時空分區(zoning) (123/119)。紀登斯提供了圖(125/121),作為思考區域化模式的一個分類框架。

angodsou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布萊恩.特納<飲食話語>出自《後身體:文化、權力與生命政治學》(453-465),汪民安、陳永國編

規訓與身體
1.傅柯:

angodsou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時代運動在台灣發展的社會學分析》 作者:羅家倫

第一部 新時代運動探源
第一章 緒論

angodsou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第一章「文明」與「文化」概念的社會起源
「文化」與「文明」的對立在德國的社會起源
1.(概念與社會)概念是…同使用它們的群體一起成長、一起演變的,這些群體的狀況和歷史就反映在這些概念當中。(p65)
2.概念與社會變化的關係(p66)

angodsou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二手書的摘要..
畢竟也還是摘要.


angodsou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三手稿]

[國民經濟學中反映的私有財產的本質]

(私有財產之本質)私有財產的主體本質,作為自為的活動、作為主體、作為個人的私有財產,就是勞動。(p80)

(一般勞動)財富的本質不是某種特定的勞動,不是與某種特殊要素結合在一起的、某種特殊的勞動表現,而是一般勞動。(p83)

(工業資本)一切財富都成了工業的財富,成為了勞動的財富,而工業是完成了的勞動,正像工廠制度是工業即勞動的發達的本質,而工業資本是私有財產的完成了的客觀形式一樣。(p84)

 

[共產主義]

(勞動與資本的對立)無產和有產的對立,只要還沒有把它理解為勞動和資本的對立,它還是一種無關緊要的對立。但是,作為財產之排除的勞動,即私有財產的主體本質,和作為勞動之排除之資本,即客體化之勞動,──這就是發展到矛盾狀態的,因而也是有力地促使這種矛盾狀態得到解決的私有財產。(按:不是很懂…)

(批粗陋共產主義否定人的個性)(p86)

(男女關係與類存在)拿婦女當作共同淫樂的犠牲品和婢女來對待,這表現了人在對待自身方面的無限的退化。人和人之間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關係是男女之間的關係。在這種自然的、類的關係中,人同自然界的關係直接就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而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就是人同自然界的關係,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規定。因此,這種關係通過感性的形式,作為一種顯而易見的事實,表現出人的本質在何種程度上對人說來成了自然界,或者自然界在何種程度上成了人具有的人的本質。因而,從這種關係就可以判斷人的整個教養程度。從這種關係的性質就可看出,人在何種程度上成為並把自己理解為類存在物、人。男女之間的關係是人和人之間最自然的關係。因此,這種關係表明人的自然的行為在何種程度上成了人的行為,或者人的本質在何種程度上對人說來成了自然的本質,他的人的本性在何種程度上對他來說成了自然界。這種關係還表明,人具有的需要在何種程度上成了人的需要,也就是說,別人作為人在何種程度上對他說來成了需要,他作為個人的存在在何種程度上同時又是社會存在物。(p87)(按:粗體是我加的)

(共產主義)共產主義是私有財產即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的揚棄。(p88)私有財產的運動──生產和消費──是以往全部生產的運動的感性表現,也就是說,是人的實現或現實。宗教、家庭、國家、法、道德、科學、藝術等等,都不過是生產的一些特殊的方式,並且受生產的普遍規律的支配。因此,私有財產的揚棄,作為對人的生命的佔有,是一切異化的積極的揚棄,從而是人從宗教、家庭、國家等等向自己的人即社會的存在的復歸。(p89)

(自然與社會)社會是整個運動的一般性質;正像社會本身生產作為人的人一樣,人也生產社會。活動和享受,無論就其內容或就其存在方式來說,都是社會的,是社會的活動和社會享受。自然界的人的本質只有對社會的人說來才是存在的;因為只有在社會中,自然界對人說來才是人與人聯繫的紐帶,才是他為別人的存在和別人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現實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會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礎。只有在社會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對他說來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對他說來才成為人。因此,社會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質的統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復活,是人的實現了的自然主義和自然界的實現了的人道主義。(p90)

(人與社會)首先應當避免重新把「社會」當作抽象的東西同個人對立起來。個人是社會存在物。作為類意識,人確證自己的現實的社會生活,並且只是在思維中復現自己的現實存在;反之,類存在則在類意識中確證自己,並且在自己的普遍性中作為思維着的存在物自為地存在着。(p91)…可見,思維和存在雖有區別,但同時彼此又處於統一之中。(p91)

(特殊性與總體性)人是一個特殊的個體,並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為一個個體,成為一個現實的、單個的社會存在物,同樣地他也是總體、觀念的總體、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會的主體的自為存在,正如他在現實既作為社會存在的直觀和現實享受而存在,又作為人的生命表現的總體而存在一樣。(p91)

(全面的人與私有制之愚蠢)人以一種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說,作為一個完整的人,佔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質。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種人的關係──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思維、直觀、感覺、願望、活動、愛,──總之,他的個體的一切器官,正像在形式上直接是社會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樣,通過自己的對像[按:原文如此]性關係,即通過自己同對象的關係而佔有對象。對人的現實性的佔有,它同對象的關係,是人的現實性的實現,是人的能動和人的受動,因為按人的含義來理解的受動,是人的一種自我享受。

 私有制使我們變得如此愚蠢而片面,以致一個對象,只有當它為我們擁有時,也就是說,當它對我們說來作為資本而存在,或者它被我們直接佔有,被我們吃、喝、穿、住等等的時候,總之,在它被我們使用的時候,才是我們的,儘管私有制本身也把佔有的這一切直接實現僅僅看作生活手段,而它們作為手段為之服務的那種生活是私有制的生活──勞動和資本化。(按:在私有制下,只有「佔有」可以用以指稱這是「我的」,蠻有趣的,前現代的愛亦是如此,要求完全的歸屬。然而當代的愛則要求尊重對方的獨立性,不佔有反而成為現代愛的課題之一。)(p93)

(對象與自身)只有當對象對人說來成為人的對象或者說成為對象性的人的時候,人才不致在自己的對象裡面喪失自身。只有當對象對人說來成為社會的對象,人本身對自己說來成為社會的存在物,而社會在這個對象中對人說來成為本質的時候,這種情況才是可能的。

 因此,一方面,隨著對象性的現實在社會中對人說來到處成為人的本質力量的現實,成為人的現實,因而成為人自己的本質力量的現實,一切對象對他說來也就成為他自身的對象化,成為確證和實現他的個性的對象,成為他的對象,而這就是說,對象成了他自身。對象如何對他說來成為他的對象,這取決於對象的性質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本質力量的性質;因為正是這種關係的規定性形成一種特殊的、現實的肯定方式。眼睛對對象的感覺不同於耳朵,眼睛的對象不同於耳朵的對象。每一種本質力量的獨特性,恰好就是這種本質力量的獨特的本質,因而也是它的對象化的獨特方式,它的對象性的、現實的、活生生的存在的獨特方式。因此,人不僅通過思維,而且以全部感覺在對象世界中肯定自己。(p93-4)

  因為我的對象只能是我的一種本質力量的確證,也就是說,它只能像我的本質力量作為一種主體能力自為地存在着那樣對我存在,因為任何一個對象對我的意義(它只是對那個與它相適應的感覺說來才有意義)都以我的感覺所及的程度為限。所以社會的人的感覺不同於非社會的人的感覺。一句話,人的感覺、感覺的人性,都只是由於它的的對象的存在,由於人化的自然界,才產生出來。五官感覺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歷史的產物。囿於粗陋的實際需要的感覺只具有有限的意義。販賣礦物的商人只看到磺物的商業價值,而看不到礦物的美和特性;他沒礦物的感覺。因此,一方面為了使人的感覺成為人的,另一方面為了創造同人的本質和自然界的本質的豐富性相適應的人的感覺,無論從理論方面還是從實際方面來說,人的本質的對象化都是必要的。(p95)(按:粗體是我加的)

(工業發展與豐富性之擴展)已經產生的社會,創造著具有人的本質的這種全部豐富性的人,創造著具有豐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覺的人作為這個社會的恒久的現實。工業的歷史和工業的已經產生的對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開了的關於人的本質力量的書。(p95)

(實踐)理論的對立本身的解決,只有通過實踐方式,只有借助於人的實踐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這種對立的解決決不只是認識的任務,而是一個現實生活的任務,而哲學未能解決這個任務,正因為哲學把這僅僅看作理論的任務。(p95)

(自然界)在人類歷史中即在人類社會的產生過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現實的自然界;因此,通過工業──儘管以異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類學的自然界。(p97)

(歷史、科學)感性(見費爾巴哈)必須是一切科學的基礎。科學只有從感性意識和感性需要這兩種形式的感性出發,因而,只有從自然界出發,才是現實的科學。全部歷史是為了使「人」成為感性意識的對象和使「人作為人」的需要成為[自然的、感性的]需要而作準備的發展史。歷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為人這一過程的一個現實部分。自然科學往後將包括關於人的科學,正像關於人的科學包括自然科學一樣:這將是一門科學。(p97)

(批無限推衍的抽象說)[人是他父母生的,問最早的人從何而來,這種過度的抽象,在實踐上,並沒有意義](p99)在社會主義的人看來,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產生的過程,是自然界對人說來的生成過程,他有直觀的、無可辯駁的證明。因為人和自然界的實在性,即人對人說來作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對人說來作為人的存在,已經變成實踐的、可以通過感覺直觀的,所以,關於某種異己的存在物、關於淩駕於自然界和人之上的存在物的問題,即包含著對自然界和人的非實在性的承認的問題,在實踐上已經成為不可能的。(p100)

 

[需要、生產與分工]

(私有制)每個人都千方百計在別人身上喚起某種新的需要,以便迫使他作出新的犠牲,使他處在一種新的依賴地位,誘使他追求新的享受方式,從而陷入經濟上的破產。每個人都力圖創造出一種支配他人的、異己的本質力量,以便從這裡面找到他自己的利己需要的滿足。(p102)

(人與貨幣)人作為人越來貧窮,他的貧窮隨著貨幣的權力的增加而日益增長。貨幣的數量越來越成為它的唯一強有力的屬性;正像貨幣把任何本質都歸結為它的抽象一樣,貨幣也在它自身的運動中把自身歸為數量的本質。無限制和無節制成了貨幣的真正尺度。(p102)

(批國民經濟學)這門關於驚人的勤勞的科學,同時也是關於禁慾主義的科學,而它的真正理想是禁慾的但進行重利盤剝的吝嗇鬼和禁慾的但進行生產的奴隸。(按:批不把人當人)(p105)[在人口論裡,連人也是多餘的。](p108)

(異化之比喻)[原始人如處野人的洞穴而自得,工人如處窮人的地下室而異化](p111)

(分工)分工是關於異化範圍內的勞動社會性的國民經濟學用語。換言之,因為勞動不過是人的活動在外化範圍內的表現,不過是作為生命外化的生命表現,所以分工也無非是人的活動作為真正類活動──或作為類存在物的人的活動──的異化的、外化的設定。(p115)

(分工與交換)說分工與交換以私有財產為基礎,等於說勞動是私有財產的本,國民經濟學家不能證明這個論斷而我們則願意替他證明。分工和交換是私有財產的形式這一情況恰恰包含著雙重證明:一方面人的生命為了本身的實現曾經需要私有財產;另一方面人的生命現在需要消滅私有財產。(p120)(按:有些不懂,我以為,分工以私有財產為前提,然而,因私有財產之不足,所以需要交換,故需要消滅私有財產,這是我猜的。)

 

[貨幣]

(情感之對象性)如果人的感覺、激情等等不僅是在[狹隘]意義上的人類學的規定,而且是真正本體論的本質(自然)肯定;如果感覺、激情等等僅僅通過它們的對象對它們感性地存在這一事實而真正肯定自己,那麼不言而喻的是:

(1)不同的肯定方式構成它們的存在、它們的生命的特殊性;對象以怎樣的方式對它們存在,這就是它們的享受的特有方式;

(2)如果感性的肯定是對採取獨立形態的對象的直接揚棄(如吃、喝、對象的加工,等等),那麼這也就是對象的肯定;

(3)只要人是人的,因而他的感覺等等也是人的,那麼對象為他人所肯定,這同樣是他自己的享受;

(4)只有通過發達的工業,也就是以私有財產為中介,人的激情的本體論才能在總體上、合乎人性地實現;因此關於人的科學本身是人在實踐上的自我實現的產物;

(5)如果撇開私有財產的異化,那麼私有財產的意義就在於本質的對象──既作為享受的對象,又作為活動的對象──對人的存在。(p122)

(按:我以為依序可以理解為對象的特殊性、感性之肯定亦為對象之肯定、?、情感的社會條件、私有財產作為人勞動之外化的對象。唉呀,我看不懂啦!)

 

(貨幣之媒介功能)貨幣,因為具有購買一切東西、佔有一切對象的特性,所以是最突出的對象。貨幣的這種特性的普遍性是貨幣的本質的萬能;所以它被當成萬能之物。貨幣是需要和對象之間、人的生活和生活資料之間的牽線人。但是在我和我的生活之間充當媒介的那個東西,也在我和他人為我的存在之間充當媒介。對我說來他人就是這個意思。(按:後面三句看不懂。)(p122)

(貨幣的力量)依靠貨幣而對我存在的東西,我能付錢的東西,即貨幣能購買的東西,就是我──貨幣持有者本身。貨幣的力量多大,我的力量就多大。因此,我是什麼和我能夠做什麼,這決不是由我的個性來決定的。既然我能夠憑藉貨幣得到人心所渴望的一切東西,那我不是具有人的一切能力了嗎?這樣,我的貨幣不是把我的種種無能變成它們的對立物了嗎?(p125)

(貨幣的兩個特性)莎士比亞特別強調了貨幣的兩個特性:(1)它是有形的神明,它使一切人的和自然的特性變成它們的對立物,使事物普遍混淆和顛倒;它能使冰炭化為膠漆。(2)它是人盡可夫的娼婦,是人們和各民族的普遍牽線人。

 使一切人的和自然的性質顛倒和混淆,使冰炭化的膠漆──貨幣的這種神力包含在它的本質中,即包含在人的異化的、外化的和外在化的類本質中。它是人類的外化的能力。

  凡是我作為人所能做到的,也就是我個人的一切本質力量所不能做到的,我依靠貨幣都能做到。作為這樣的媒介,貨幣是真正的創造力。(p126)

(貨幣的顛倒)貨幣是一種外在的、並非從作為人的人和作為社會的人類社會產生的、能夠把觀念變成現實而把現實變成純觀念的普遍手段和能力,它把現實的、人的和自然的本質力量變成純抽象的觀念,並因而變成不完善性和充滿痛苦的幻想;另一方面,同樣地把現實的不完善性和幻想,個人的實際上無力的、只在個人想像中存在的本質力量,變成現實的本質力量和能力。因此,僅僅按照這個規定,貨幣已是個性的普遍顛倒:它把個性變成它們的對立物,賦予個性以與它們的特性相矛的特性。

其次,對於個人和對於那些以本質自居的、社會的和其他的聯繫,貨幣也是作為這種顛倒黑白的力量出現的。它把堅貞變成背判,把愛變成恨,把恨變成愛(p127)

(貨幣交換的對象為對象世界)誰能買到勇氣,誰就是勇敢的,即使他是膽小鬼。因為貨幣所交換的不是特定的性質,不是特定的事物或特定的人的本質力量,而是人的、自然的整個對象世界,所以從貨幣持有者的觀點看來,貨幣能把任何特性和任何對象同其他任何即使與他相矛盾的特性或對象相交換,貨幣能使冰炭化為膠漆,能迫使仇敵互相親吻。(p127)

(人的關係不同於貨幣關係)我們現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同世界的關係是一種人的關係,那麼你就只能用愛來交換愛,只能用信任來交換信任,等等。如果你想得到藝術的享受,那你就必須是一個有藝術修養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別人,那你就必須是一個實際上能鼓舞和推動別人前進的人。你同人和自然界的一切關係,都必須是你的現實的個人生活的、與你的意志的對象相符合的特定表現。如果你在戀愛,但沒有引起對方的反應,也就是說,如果你的愛沒有引起對方的愛,如果你作為戀愛者通過你的生命表現沒有使你成為被愛的人,那麼你的愛就是無力的,就是不幸。(p127-8)(按:粗體是我加的)(按:首先強調人之人的特殊性;再來談的是日常生活現實之實作,刻意而為並不真實;再者,感情關係是關係的,是雙方的,並不是單方就可行的,兩情相悅才能被稱為愛。)

 

[對黑格爾的辯證法和整個哲學的批判]

來日方長。有緣再戰。


angodsou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鬍子馬克思~ 我還蠻愛他的文風的 :)

1844經濟學哲學手稿》 結構群繁體版,無出版日期

 

 

[第一手稿]

[在國民經濟學中,不把工人當人,勞動僅以謀生形式出現,勞動被等同於商品。](p12-3)「與真正的商品不同,勞動既不能累積,也不能儲蓄」。(p19)

(資本)資本是對勞動及其產品的支配權。(p21)資本就是累積的勞動。「資金只有在當它給自己的所有者帶來收入或利潤的時候,才叫作資本。」(斯密,第2 卷第191)(p22)

(資本和工資的差異)(1)資本的利潤完全決定於所使用的資本的價值。(2)[工資與資本並不保持一定的比例。](p22)[資本和利潤成比例,才能維持資本的運轉]

(資本家的動機)「追逐私人利潤是資本所有者決定把資本投入農業還是扳入工業的唯一動機。」(p26)

(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流動資本就是用於生產食物,製造業或商業的資本。只有依靠流通,即依靠連續的轉化和交換,才帶來利潤。固定資本就是用於改良土地,購置機器、工具、手工業工具之類物品的資本。」(p30)

(集中購併)與較小的資本家相比,在大資本累積時,一般還發生固定資本的相應的集中和簡化。(p31)

(競爭之壟斷)「競爭不過是任意交換的表現,而任意交換又是使用和濫用任何生產工具的個人權利的直接和合乎邏輯的結果。實質上構成一個統一整體的這三個經濟因素──使用和濫用的權利,交換的自由和無限制的競爭──引起如下的後果:每個人都可以按照他樂意的方式,在他樂意的時間和地,生產他樂意生產的東西」。(p33)由此出現了生產過剩。(p36)

(地租)[依國民經濟學,地租的數量取決於土地的肥力、土地的位置。]()地租是通過租地農場主和土地所有者之間的鬥爭確定的。(p40)

(個人之收益與社會之收益成反比)根據國民經濟學,在私有制佔統治的條件下,個人從社會得到的利益同社會從個人得到利益成反。(p44)

(兼併)地租必然越來越降低,以致最後只有最富有的人才能靠地租過活。因而土地不出租的土地所有者之間的競爭便不斷加劇。一部份土地所有者破產。大地產進一步集中。(p47)(按:讓我想起男一老板說的簡體書大戰,台灣賣的比大陸還便宜,惡性競爭)。最終的結果是資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間的差別消失,以致在居民中大體上只剩下兩個階級:工人階級和資本家階級。(p48)

(封建土地與人)土地彷彿是它的主人的無機的身體。屬於這塊地產的人們對待這塊地產無寧說像對待自己的祖國一樣。這是一種最狹隘的民族性。(p48-9部落,似乎也說得通耶。)

(壟斷之本質)[地產的分割]只觸及壟斷的存在形式,而不觸及壟斷的本質。(p50)[壟斷的本質是私有制][私有財產是分割為基礎](p51)

 

 

[異化勞動要點]我們現在必須弄清楚私有制、貪慾同勞動、資本、地產三者的分離之間的本質聯繫,以及交換和競爭之間、人的價值和人的貶值之間、壟斷和競爭等等之間、這全部異化和貨幣制度之間的本質聯繫。(p55)

(勞動的對象化)勞動的產品就是固定在某個對象中、物化為對象的勞動,這就是勞動的對象化。勞動的這種實現為工人的失去現實性,[勞動的]對象化表現為對象的喪失和被對象奴役,[勞動的]佔有表現為異化、外化。(p56)

(勞動的異化)工人同自己的勞動產品的關係就是同一個異己的對象的關係。據此前提,工人在勞動中耗費的力量越多,他親手創造出來反對自身的、異己的對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強大,他本身、他的內部世界就越貧乏,歸他所有的東西就越少。(p56)

(勞動的外化)工人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對象;但這個生命已不再屬於他而屬於對象了。工人在他的產品中的外化,不僅意味着他的勞動成為對象,成為外部的存在,而且意味着他的勞動作為一種異己的東西不依賴於他而在他之外存在,並且為同他對立的獨立力量;意味着他給予對象的生命作為敵對的和異己的東西同他相對抗。(p56-7)

(對象化2)對象化,即工人的生產,以及對象即工人的產品在對象化中的異化、喪失。(p57)

(勞動的本質為工人同其對象之關係)勞動同它的產品的直接關係,是工人同他的生產的對象的關係。有產者同生產對象和生產本身的關係,不過是前一種關係的結果和證實。(p58)

(勞動的外化之表現)首先,勞動對工人說來是外在的東西,也就是說,不屬於他的本質的東西;因此,他在自己的勞動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發揮自己的體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體受折磨、精神遭摧殘。因此,工人只有在勞動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勞動中則感到不自在。因此,他的勞動不是自願的勞動,而只是滿足勞動需要以外的一種手段。勞動的異化性質明顯表現在,只要肉體的強制或其他強制一停止,人們就會像逃避鼠疫那樣逃避勞動。最後,對工人來說,勞動的外在性質,就表現在這種勞動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別人的;勞動不屬於他;他在勞動中也不屬於他自己,而是屬於別人。工人的活動不是他的自己活動。他的活動屬於別人,這種活動是他自身的喪失。(p59)

(勞動的異化行為之兩方面)第一,工人同勞動產品這個異己的、統治着他的對象的關係。這種關係同時也是工人同感性的外部世界、同自然對這個異已的與他敵對的世界的關係。第二,在勞動過程中勞動同生產行為的關係。這種關係是工人同他自己的活動──一種異已的、不屬於他的活動──的關係。[後為自我異化,前者則是物的異化](p60)

(人的類特性)生產生活本來就是類生活。這是產生生命的生活。一個種的全部特性、種的類特性就在於這生命活動的性質。而人的類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覺的活動(按:粗體是我加的)。生活本身卻僅僅成為生活的手段。(p61)…通過實踐創造對象世界,即改造無機界,證明了人是有意識的類存在物,也就是這樣一種存在物,它把類看作自己的本質,或者說把自身看作類存在物。(p62)

(類存在)[人之類存在相對於動物之類存在,在於人有自覺]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把人同動物的生命活動直接區別開來。正是由於這一點,人才是類存在物。或者說,正因為人是類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識的存在物,也就是說,他自己的生活對他是對象。僅僅由於這一點,他的活動才是自由的活動。[按:指人可役使生活,而非如動物般為生活所役使]。異化勞動把這種關係顛倒過來,以致人正因為是有意識的存在物,才把自己的生命活動,自己的本質變成僅僅維持自己生存的手段。[指人對人造成的異化](p62)

(勞動與異化)正是在改造對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證明自己是類存在物。這種生產是人的能動的類生活。勞動的對象是人的類生活的對象化:人不僅像在意識中那樣理智地復現自己,而且能動地、現實地復現自己,從而在他所創造的世界直觀自身。異化勞動從人那裡奪去了他的生產的對象,也就從人那裡奪去了他的類生活。同樣,異化勞動把自我活動、自由活動貶低為手段,也就把人的類生活變成維持人的肉體生存的手段。異化勞動使人自己的身體,以及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他的精神本質,他的人的本質同人相異化。…[]造成的直接結果就是人同人相異化。當人同自身相對立的時候,他也同他人相對立。(p63)

(異化小結)總之,人同他的類本質相異化這一命題,說的是一個人同他人相異化,以及他們中的每個人都同人的本質相異化。人的異化,一般地說人同自身的任何關係,只有通過人同其他人的關係才得到實現和表現(按:粗體是我加的)(p63)

(異化體現於關係之上)人同自身和自然界的任何自我異化,都表現在他使自身和自然界跟另一個與他不同的人發生的關係上。在實踐的、現實的世界中,自我異化只有通過同其他人的實踐的、現實的關係才能表現出來。異化藉以實現的手段本身就是實踐的。因此,通過異化勞動,人不僅生產出他同作為異己的、敵對的力量的生產對象和生產行為的關係,而且生產出其他人同他的生產和他的產品的關係,以及他同這些人的關係。正像他使他自己的活動同自身相異化一樣,他也使他人佔有非自身的活動。(p65)

(資本家、私有財產)工人同勞動的關係,生產出資本家同這個勞動的關係(按:推起來是很順沒錯,可是這樣子好像意謂先有工人才有資本家,時間上怪怪的)。從而,私有財產是外化勞動即工人同自然界和自身的外在關係的產物、結果和必然後果。(p65)

(私有財產與外化勞動,推出工人之解放)私有財產一方面是外化勞動[外化的生命]的產物,另一方面又是勞動藉以外化的手段,是這一外化的實現。(p66)工資是異化勞動的直接結果,而異化勞動是私有財產的直接原因。可以進一步推出這樣的結果:社會從私有財產等等的解放、從奴役制的解放,是通過工人解放這種政治形式表現出來的,而且這裡不僅涉及工人的解放,因為工人的解放包含全人類的解放;其所以如此,是因為整個人類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同生產的關係中,而一切奴役關係只不過是這種關係的變形和後果罷了。(p67)

(非工人與工人的關係)(1)在工人那裡表現為外化、異化的活動,在非工人那裡都表現為外化、異化的狀態(按:兩者同樣異化)(2)工人在生產中的現實的、實踐的態度,以及他對產品的態度(作為一種精神狀態),在同他相對立的非工人那裡表現為理論的態度(按:實踐與理論之分野)(3)凡是工人做的對自身不利的事,非工人對工人做了,但是,非工人做的對工人不利的事,他對自身卻不做。(p68-9)

 

 

[第二手稿]

[私有財產的關係]

(工人與資本)工人不幸而成為一種活的、因而是貧困的資本,只要一瞬間不勞動便失去自己的利息,從而也失去自己的生存。…(p71)資本的存在就是他的存在、他的生活,正像資本存在以一種對他漠不關心的方式來規定他的生活內容一樣。(p72)

(私有財產)私有財產關係潛在地包含著作為勞動的私有財產的關係和作為資本的私有財產的關係,以及這兩種表現的相互關係。[人淪為社會的、現實的非存在;而私有財產因資本生產而喪失一切自然的和社會的規定性…]勞動和資本的這種對立一達到極限,就必然成為全部私有財產的頂點、最高階段和滅亡。(p73)

(資本的勝利)資本的文明的勝利恰恰在於,資本發現並促使人的勞動代替死的物(按:指土地)而成為財富的源泉。(p77)

(私有財產)私有財產的關係是勞動、資本以及二者的關係。(p78)

 

 


angodsou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