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資訊社會學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第六章 法律與通訊

  「法律的理論與實踐包括兩類問題:一是關於法律的一般目的即關於正義的概念等問題;一是使這些正義概念得以生效的技術問題。」(p83)除了正義的一般原則外,法律必須是明確的、可重複的。可重複性是公平合理性的先決條件。(p84)可重複性指的是法律不受個別意志和解釋的影響而動搖。與此相關的就是「判例問題」,「每一個判決過的案件都應當有助於法學術語的進一步確定,這種確定是與過去判決相一致的,而它還應當自然而然地導致新案件的判決。(p85)法律必須確認語義一致性,因此它是控制論的問題。「立法者或審判官的首要責任就是作出明確的、无歧義的陳述,而解釋這些陳述的方法,不僅對於專家,而且對於當時的普通人講來,都是唯一的,而不能多種多樣。因此,法律問題可以看作通訊問題與控制論問題,這也就是說,法律問題就是對若干危險情況進行秩序的可重複的控制。(p87)然而,事實上卻無法避免一致性的缺乏,作者指出「我們法律體系的整個性質就是鬥爭。(p88)

 

 

第七章 通訊、保密和社會政策

  本章主要談到信息作為一種商品。「在典型的美國世界中,信息的命運變成了某種可以買賣的東西」(p90)作者從「專利法」談起,指出「專利証明書就是授予發明家對其發明物以有限的壟斷權(p90)」並且從歷史角度指出「發明」意義上的變化:「發明已經不再意味工廠工人偶而有之的洞察力了,它變成了一種勝任其事的科學家進行細緻而廣泛的研究的成果。(p92)

然而,訊息與商品有本質上的差異。商品的價值是在交換上是「守恆」的,但信息與熵一樣,都不是守恆的。「正因為熵在閉合系統中有自發增加的趨勢,所以信息也就有自發降低的趨勢。信息和熵都不是是守恆的,都同樣地不適於作為商品。(p93)作者認為物品具有信息價值與實質價值,例如金子有款式與其實質的價值。[1]在估量信息價值的一切方法中,時間問題有著重要的意義。(p98)

在變動不居的世界中,能把信息貯藏起來而不使其嚴重地貶值,這種想法是荒誕的。」(p96)信息,與其說是旨在貯藏,不如說旨在流通。」(p97)作者認為「人活著就不免要參加受外界影響並對外界作出行動的連續流中,而在這個連續流中,我們只不過是承前啟後的中介物而已。換個意思說,活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就是意味著去參加知識的連續發展,參加知識的暢通無阻的交流。(p98)

作者認為科學研究應該保持訊息的流通,而不是關起門來各作各的。作者指出「保密、消息堵塞和欺騙,這一切技術都是為了保証自己一方能夠比對方更加有效地使用通訊力量和通訊手段的。(p103)最後作者批判了軍備競賽,認為是自取滅亡的作法。

 

 

第八章 知識份子與科學家的作用

藝術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之所以創作,應當是受到這樣一種不可抗拒的衝動所驅使:即使他們的工作沒有報酬,他們也願意付出代價來取得從事這項工作的機會的。但是,我們處在教育形式大大排擠到教育內容的時代裡,是處在教育內容正趨於日益淡薄的時代裡。(p108)

  「當存在著不需要通訊的通訊,這種通訊之所以存在只是為人使某人取得通訊傳道師的社會聲望和知識聲望時,那麼,消息的質量及其通訊價值就會像秤錘那樣地降下來了。(p109)

 

 

第九章 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

本章描寫了如何進入自動化時代(即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進程。作者提到「每種工具都有自己的家譜,它是製造它的那些工具的後裔」。(p113)並且提到「工業革命初期的許多災難性的後果和形勢並不都是當時有關人們缺乏道德感或從事不法行為所致,而是來自若干技術方面的特徵,這些特徵是工業化初期手段中所避免不了的,它們是在技術發展的以後歷史中才或多或少地消失掉。(115)

作者提到了傳動方式的改進,從機械聯結發展到電聯結,使工廠的設置能脫離地點的限制。而真空管、電子管的應用,將小功率放大成為大功率,加上反饋設計的發展,促進了自動化的發展。「反饋和真空管所能做到的不是個別自動化裝置的零星設計,而是我們制造各式各樣自動機的一般方針。」(p124)隨著高速計算機的發展,其以程序帶作出的反饋、學習功能,將我們帶進了新工業革命的時代,而我們必須面對這新時代的挑戰。

 

第十章        幾種通訊機器及其未來

本章談論了幾種為理論目的而設計的機器。首先就震盪現象作實驗,發現目的反饋與姿勢反饋間的運作關係。而聽覺重建則與信息整合工程有關,指出言語過程是一個構成單位,而不是各部份分離的(不是聽和說分離的)。奕棋機則與對未來的預測相關連,如果機器具有預測能力,是否能在戰爭的應用中洞燭機先呢?作者引了杜巴勒的話:「人事過程可以比擬為規則不完全的博奕(p147),自己也補充說:「機器的最大弱點就是它還計算不出人事變化幅度甚大的機率性。」(p148)然而,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就像一場博奕,各國都「假定自己的敵手都力圖制訂了一種策略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都假定自己的敵手和自己一樣地為了爭取勝利而各自使用最優的策略。(p149)杜巴勒呼籲為了避免多方面的危險,強調「作為科學家,我們一定要知道人的本性是什麼,一定要知道安排給人的種種目的是什麼,甚至當我們一定得去使用像軍人或政治家之類的知識時,我們也得做到這一點;我們一定得知道為什麼我們要去控制人。(p150)

 

 

第十一章 語言、混亂和堵塞

  「科學家與之鬥爭的妖魔,是混亂,而非有目的的陰謀。自然界之具有熵趨勢,這見解是奧古斯汀的見解,不是摩尼教的見解」。(p157)作者認為這是一種信仰,他說「科學不可能沒有信仰。自然界之遵守規律,這是不能証明的。」作者最後甚至質疑了機率的說法也只是一種信仰:「任何程度純客觀的和彼此分立的觀察都不足以証明機率是一個有效的概念。換句話說,邏輯上的歸納法是不能歸納地建立起來的。歸納邏輯(培根的邏輯)與其說是一種能夠証明的東西,不如說是一種能夠據以行動的東西;我們根據這種邏輯所作出的行動就是信仰的最高表現。(p159-160)「科學是一種生活方式,它只在人們具有信仰自由的時候才能繁榮起來。」(p160)

  作者最後的提示蠻有趣的,可以看出他的自由主義的立場。這就好像在說,我雖然在宣揚一種思想,但我不強迫你信,你仍保有你信仰的自由,而那才是真的自由。「我不同意你,但我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全篇文章可以感覺得出來Wiener勇於面對可能的悲劇未來的樂觀態度。或許他會話:「盡管有一天會世界末日,但今日的我們,仍要好好活著的呀,不是嗎?(微笑)



[1] 只有獨立的信息才是近乎可加的。(p95)陳詞濫調之得以流行,不是偶然的,它是信息本性所固有的現象。(p95)(這兩句我看不懂,我的猜測是「信息的價值來自於差異」。


angodsou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我嘗試用文章的方式來串起我的摘要的處女作,請多指教)

Wiener, Nobert
《人有人的用處──控制論與社會》

 

 

序言 一個偶然性的宇宙觀念

本章討論物理學認識方法上的改變。提到「物理學的實用部分都不能不考慮到事件的不確定性和偶然性」。(p2)而使「物理學不再要求去探討那種總是會發生的事情,而是去探討將以絕對優勢的機率發生的事情(p4)。也就是說,人們在思考事情時,必須要考慮到「隨機性要素」。此外,熵的增加使宇宙趨向混沌,但是局部的區域則有負熵的情形,朝向秩序與組織化發展。控制論就是這種發展觀點的產物。

 

 

第一章 歷史上的控制論

  本章承襲上一章,提到「信息論乃是一種機率性的理論(p7),「信息這個名稱的內容就是我們對外界進行調節並使我們的調節為外界所了解時而與外界交換來的東西[1](p9)而作者為了描寫日漸擴大的信息論思潮,因而創造「控制論」一詞[2]。作者強調「在控制和通訊中,我們一定要和組織性降低與含義受損的自然趨勢作鬥爭,亦即要和吉布斯所講的增熵趨勢作鬥爭。(p9)而在鬥爭的過程中,作者提到現代自動化機器的發展,認為反饋機制正是維持系統穩定的方式。反饋指的是「以機器的實際演績(performance)而非以其預期演績(expected performance)為依據的控制(p15)。「反饋的存在就增加了演績的穩定性」(p15)。作者從消息的角度來理解社會,因為「熵是組織解體的量度,消息集合所具有的信息本質上可以解釋作該消息的負熵。(p12)所以有了以下的論點:「生命個體的生理活動和某些較新型的通訊機器的操作,在它們通過反饋來控制熵的類似企圖上,二者完全相當。(p16)也就是說,作者在本文當中,有種將機器等同於人的傾向,也無怪乎作者在第五章把「有機體視為消息」了(英文標題是,The individual as the Word)。之後我們會看到Wiener怎麼樣把人視為消息。

 

 

第二章 進步與熵

  作者強調「我們是以自己的感官來取得信息並根據所取得的信息來行動。(p18)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取決於我們所取得的信息。如果世界真如吉布斯所說,是具有熵趨向的,那麼「進步」的概念是怎麼來的呢?作者用熱力學舉例說明,提到「熱力學第二定律雖然對閉合系統的整體講來是一個有效的陳述,但它對於其中的非孤立部分就肯定不是有效的了。在一個總熵趨於增加的世界中,一些局部的和暫時的減熵地區是存在着的,由於這些地區的存在,就使得有人能夠斷言進步的存在。」(p25)

那人們怎麼解釋進步呢?作者提到了達爾文的進化觀點,認為「生命體在其中(按:進化)表現出了:()多向發展的趨勢和()保持自己祖先模式(pattern)的趨勢(p26),並且通過自然選擇,而「留下了多少能夠適應其周圍環境的生命形式之剩餘模式」。(p26)阿希 貝 博士用剩餘模式解釋機器的學習,並指出機械的狀態會自然趨於平衡。於是,「我們在一個不是有目的地構成起來的系統中看到了目的性,原因很簡單,因為无目的性按其本性來說乃是暫時出現的東西。(p26)我覺得和「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這句話,有異曲同工之妙。作者批評了美國人過於樂觀,不願接受悲觀的看法(亦即否認熵的存在)。然而,作者認為悲觀態度具有正面性意義,使人能夠接受現實、面對現實而作出回應。

 

 

第三章 通訊與學習

  承接上一章,正因為有機體會透過學習而適應,因此,Wiener說:「有機體是和宇宙及其未來的種種偶然性,[3]依據實際情況而尋求新的平衡。(p35)他強調學習在時間上的不可逆,「能學習的生物是從已知的過去走向未知的未來,而這未來是不能與過去互換的」。(p35)作者強調人的多樣性與可能性,認為法西斯主義將人當成螞蟻來使用,是浪費了人的價值,作者認為「人有人的用處」,這正是作者寫這本書的原因[4]

作者分析了人與昆蟲的不同,提出「記憶的生理條件以至於學習的生理條件看來就是組織性的某種連續,即把來自外界的由感官印象所產生的變化變作結構或機能方面的比較經久的變化。(p41)並提到「就智力問題而言,起作用的不僅是神經的相對尺寸,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它們的絕對尺寸(p42。作者認為結構性的因素會決定智力的發展,於是他說:「控制論採取了這樣的觀點:機器或有機體的結構就是據之可以看出其演績的索引。昆蟲的機械定型就是這樣地限制了它的智力的,而人的機械可變性則為其智力發展提供了幾乎毫無限制的前景。(p43)作者認為人以其天賦條件與學習能力,在偶然性的世界中,以學習的方式建立了社會,因而人是最優越的。

那麼學習又是怎麼一回事呢?Wiener談了學習與反饋的關係:「反饋是一種把系統的過去演績再插進它裡面去以控制這個系統的方法。如果這些結果僅僅用作鑑定和調節該系統的數據,那就是工程師所用的簡單的反饋。但是,如果說明演績情況的信息在送回之後能夠用來改變操作的一般方法和演績模式時,那我們就有一個完全可以稱之為學習的過程了。」(p46)

作者接下來談了學習理論可能建立的根據,談了數字計算機以及模擬計算機。前者以「全或無」為基礎設計,提供各種通訊與控制的問題很大的便利,也較為便利,因而對人腦的機械模擬大都以數字計算機為主。作者認為可以嘗試用數字計算機的方式理解人腦,「數字計算機中有程序帶,它決定所要完成的操作程序,而程序帶在過去的經驗基礎上的變化就和學習的過程相當。(p49)而在人腦中,與程序帶相對的就是突觸閾的確定性。作者提了巴甫洛夫的例子,談到原始刺激與伴隨刺激的連結,也就是說,連結是與時間的積累有關的。其連結方式並不是限定的,而是多樣的,「刺激的代替物具有任意性表明了原始刺激的變形效應極為豐富多樣,它不是被限制在少數特定的通路上面。(p53)

 

 

 

 

第四章 語言的機制與歷史

語言,就是通訊自身的別稱(p56)作者認為,「語言不是生命體所獨具的特性,而是生命體與人造機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共有的東西(p57),而語言必需透過學習。然本章重點在討論人的語言系統,作者將其通訊分為三個階段:語音學、語義學以及行為階段。「語音學和聲音相關。語義學則與語言的意義有關,意義的接受必須要借助記憶,而語義接受器在接收和翻譯語言時,並非是逐字進行的,而是一個觀念跟着一個觀念,往往還要採取更加一般的方式進行。第三階段,部分是語義階段的轉換,部分是語音階段的轉換。這是個人進入行動的過渡,不論他人意識與否,別人是觀察得到的。我們可以把這個階段稱為語言的行為階段。這些行動由兩個部分組成,其一就是直接的顯見的活動,另一是信碼化了的和符號化了的行動系統,這就是大家所知道的談話和書寫的語言。」(p60-2)

語言是必須經過學習的活動。「特殊形式的言語則是特殊社會的成員所特有的」,「言語不是天賦的,言語能力才是天賦的。換言之,使小猩猩不能學會講話的障礙物與語義有關,而與語言的語音階段無關。(p64)總的來說,人對語言的興趣似乎是一種天生的對編碼和譯碼的興趣,它看來在人的任何興趣中最近乎人獨有的。(p65)

作者接下來談了語言的規範化問題。並認為規範化問題是「通訊問題中的最後成長出來的美麗的花朵,而不是代表通訊問題中的最基本的那些階段。」因而談到語言的自然選擇,和前面達爾文進化說相呼應:「一種語言形式如果由於自身有用和有着生存價值而生存下來的話,那它一定是採取了一種並非不近似於最適當的分布形式的。(p72)

接下來談語言的磨損,因而界定出有意義的訊息範圍。「對行動有重要意義的,與其說是發出的訊息量,不如說是進入通訊裝置和存貯裝置的足以作為行動扳機的信息量。語意學上具有意義的信息,在機器中一如在人體中那樣,乃是能夠通過接收系統中的激活機構的信息,盡管存在着人或自然乃至人和自然二者結合起來的搗亂企圖。從控制論觀點看來,語義學界定了信息意義的範圍並使它在通訊系統中免於逸失。(p73)

 

 

 

 

第五章 作為有機體的消息

作者提出一個隱喻:「把有機體看作消息」。並指出「有機體乃是混亂、瓦解和死亡的對立面,就像消息是噪音的對立面一樣。在描述一個有機體時,是企圖去回答有關揭示該有機體模式的若干問題。(p74)而「生命體對抗毀滅和衰退這一總統的過程就叫做穩態。它是負反饋類型的機制。穩態所要保持的東西就是模式,它是我們個體的同一性的試金石。模式就是消息,它可以作為消息來傳遞。(p74-5)作者提到「人的語言所達到的地方、人的知覺所達到的地方,也就是他的控制能力擴展所及的地方,而且在一定意義上也就是他的肉體存在擴展的地方」(p76)我的理解是「消息所及之處,就是控制所及之處,就像他的身體在場一般」。作者因此認為「物質運輸與信息運輸之間的區別在任何理論意義上決不是固定不變和不可過渡的。(p77)那麼,這種說法會碰觸到什麼問題呢?

作者認為,這和「個體性問題」密切相關。個體性可以分為生物性的與心理發展層面上的。因為新陳代謝速度更新之快,所以「個體在肉體上的同一性並非由於造成肉體的物質所致。有機體在生物學方面的個體性似乎可以用過程的某種連續性來說明,可以用有機體對其過去發展的種種結果之具有記憶這一點來說明。這個看法似乎也適用有機體的心理發展。(p79-80)作者認為「軀體的個體性與其說是一種石頭性質的個體性,不如說是一種火焰性質的個體性;是形式的個體生,而不是帶著實體的個體性。這種形式可以傳達,可以改變,也可以複制,而不是帶著實體的個體性。」(p80)那麼實體的個體性的傳送的困難在那呢?作者認為「似乎是因為技術方面有困難,具體來講,是因為有機體在這種根本的改造期間中難於繼續維持生命之故。(p81)

作者之所以要談人作為消息,並不是因為要談輸送人體的可能性。而是要指出「通訊的基本觀念就是消息的運輸,而物質和消息一起運輸乃是達到上述目的唯一個可以設想的方式。這就使我們從交通運輸與其說是基本上在於輸送人體,倒不是說基本上在於輸送人的信息這樣一個觀點。(p82)我的理解是「我們之所以要在場,是為了給予訊息。所以傳送人體實際上就是傳送信息。因此,反過來,只要我的信息到了,我就被視為在場,就像我的身體在那一樣。所以形式身體與實質身體的界線在這邊就模糊掉了。」但我仍不太能理解「物質與消息一起運輸是什麼意思」,是指真的有東西被送過去嗎?如電波、電子訊號,這些東西算物質嗎?我有些困惑。



[1] 原文如此,沒有標點符號。

[2] 在本書的第一版中,Wiener定義:「(控制)是有效地改變接收者行為的訊息的送出(the sending of messages)。正是訊息的研究,尤其是控制的有效訊息,構成了控制論(cybernetics)的科學。[cybernetics]這個名字,意指舵手或領航員的藝術。」(1950: 8-9)

[3] 逗點是我加的,原文無斷句。

[4] 我希望用本書抗議對人的非人性對待(the inhuman use of human beings)把人類作為繫縛的槳、當成權力資源來使用,是對人的降黜。」(以上批駁人的機械化mechanization)(第一版,1950:16)


angodsou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 = MA (嗯…我隨便寫的)
「等號」的意義,代表不論「過去、現在、未來會不會改變」。等號排除了時間,因而是有問題的,因此,人們相信等號,是基於信念的理念。

機械論的問題:「=」去除了時間,代表eternity。等號的概念來自於三段論,其應用體現在物理學上,是演繹的。微積分也是演繹的,會推出什麼,已經被前提決定好了。在1950年代,決定論與意志自由的爭議吵的沸沸揚揚。

angodsou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ateson, Gregory;章明儀譯 2003 《心智與自然:統合生命與無生命的心智生態學》,初版,台北市:商周出版。

1.柏拉圖式觀點:這節談的是否是指貝特森將提出一套統合性的知識理論呢?(37)
2.這似乎就是文化演進的葛氏法則。照這個法則來看,過於簡化的觀念永遠會取代複雜的觀念,低俗和可憎的事物永遠會取代美的事物,然而,美的事物依舊長存。(p39)

angodsou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系統化思維導論

1.世界的複雜性
1.1獲得知識的第一步是承認自己的无知。(p1)

angodsou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