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ateson, Gregory;章明儀譯 2003 《心智與自然:統合生命與無生命的心智生態學》,初版,台北市:商周出版。

1.柏拉圖式觀點:這節談的是否是指貝特森將提出一套統合性的知識理論呢?(37)
2.這似乎就是文化演進的葛氏法則。照這個法則來看,過於簡化的觀念永遠會取代複雜的觀念,低俗和可憎的事物永遠會取代美的事物,然而,美的事物依舊長存。(p39)
3.(空界與實界)我所問的問題:在物理的空界中,不同的力和撞擊足以成為解釋基礎;而對實界來說,除非有差異和分別存在,否則沒有一件事可以被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在哪?(p40)(無生命世界v.s生命世界)[作者本書處理生命世界的問題]。

4.(連結的模式)
4.1.賞識與同理之心
4.2美學,即是對連結的模式有所反應。(p45)
4.3(連結的模式:)由同樣的部分組成的。…各部份之間存有類似的關係。…那賦予螃蟹生物特性的,不是大小,而是形狀、形式及關係。(p46)
4.4(規律的反覆)同源;連續同源(p46)
4.5註8:訊息與反饋、先生成之物之訊息->後形成之物之反饋。(p46)

5.連結的模式就是一種後設模式,它是模式所依循的模式(p48)。
5.1(按:例子作為論題的連結模式,論題作為作者表達意思的連結,作者的意思是…的連結…->都是空的)(p49)
5.2(模式不是定型的事物)(p51)
5.3思考連結模式的正確方式,是優先(無論它表示什麼意思)把它看成各部分的互動之舞,其次才把它定格為身體所受的各種限制,以及生物依其特性所施加的限制。(p51-2)

6.以說故事的方式思考:關聯性(relevance)(p52)
6.1故事是連結性的小團塊或複合體,我們稱之為關聯性。(p52)
6.2過程。(p53)
6.3脈絡和時間中的模式。(p54)
6.4(移情)移情是人與人之間一切互動的普遍特性,這是因為昨日存在於你我之間的事,會被帶到今天而型塑了你我之間的互動。原則上,這種型塑是源於過去經驗的轉移。(p54-5)

7.同源與脈絡的類比
7.1脈絡決定了意義,而且必定是脈絡為遺傳指令提供了意義。
7.2(時間的脈絡)藉著把器官看成是生物和環境互動序列的一部分,你把意義加諸於那個器官上。我把這叫作時間的脈絡。(p56)
7.3(發生學是形式的)在發生學中,第一定義必定是根據形式關係而論。(p56)
*為什麼?
7.4(脈絡/關係)一切的溝通都需要脈絡,沒有脈絡就沒有意義,而脈絡之所以承載意義,是因為脈絡各有所別。老師可以申論說,溝通必定控制了生長與分化。動物與植物的形狀就是訊息的化身。語言本身就是一種溝通的形式。輸入的結構必定多少反映了輸出的結構。(p58)

8.終極的統合之美
8.1終極的統合是美學的。(p59)
8.2(隨機)我認為思想與進化的相似之處,在於它們都是一種隨機選擇的過程。(p62)

第二章 每個小學生都知道
1.科學從未証實任何事:科學探索,但科學不証實。(p75)
1.1我們永遠沒有絕對的把握來預測這些改變,因為它們尚未發生。(p73)
1.2本書預設了科學是一種知覺的方式,所憑藉的是我們所謂的「感官知覺」。然而,知覺的運作有賴於差異的存在。所有接受到的訊息,必然是關於差異的訊息,而對差異的一切知覺都受臨界閥所限。…每個片刻所得的知識,都關係到我們所能使用的知覺工具的臨界閥。(p74)

2.地圖不能取代實景,稱名不等於該物
2.1科日布斯基主張的是,一切思想、知覺或知覺溝通,都有一種轉換,一種符碼化,存在於我們的知,和所知的事物(物自身)之間。最重要的是,我們的知,與那神秘化的物自身之間的關係,有分類的性質──把事物歸入某個類別。命名永遠是在分類,而地圖在本質上與命名並無不同。(p75)(能指-所指)

3.客觀經驗是不存在的
3.1所有的經驗都是主觀的。…我們所「知覺」到的影像,都是大腦製造出來的。(p76)

4.影像形成的過程是無意識的
4.1我們無法意識到知覺的過程,我們所能意識到的是這個過程的結果。(p78)
4.2單純地將影像呈現給意識,而不使意識把心理過程耗在影像製造上,有某種適應上的意義。(p84)
4.3影像形成也許是一種便利或經濟的方式,可將訊息傳達至某種介面。(p84)

5.將知覺到的宇宙分為部分和整體是權宜之計,或許也是必要的,但並沒有必然性來決定分割的方式。(p86)
5.1解釋必定源自於描述,…描述必定帶有任意的特性。(p88)

6.趨異序列是不可預測的
6.1我們能夠識普遍的事物,但卻會錯過個別的事物。(p90)
6.2找不到一個顯著的基核來啟動狀態的變化,就不可能作任何預測。因為我們無法指出變化會從哪裡開始發生,我們也無法預測它會出現在何時。…[總是需要]一個差異作為變化的基核。(p91)
6.3(不同的邏輯類型)有一道很深的鴻溝,存在於對特定個體的陳述和對集合的陳述之間。這兩種型態的陳述分屬不同的邏輯類型,要根據其中一類事物來預測另一類事物,總是無法確定的。(p91)
6.4(個體有關緊要)正是這些個人,使我們無法由歷史鑑往知來。(p93)

7.趨同序列是可預測的
7.1(趨異與個體)趨異序列的重要性,在於我們對它的描述著眼於個體,尤其是分子個體。…這些情況中事件發生的位置和時間,取決於少數個別分子瞬間的集結。…即使我們能明瞭這一刻所發生的事,它也無法成為我們預測下一個事件所根據的資料。(p94)
7.2(龐大集合體與預測)(p94)/機率原理扮演了中介的角色。(p95)
*第95頁第二段,不懂。
7.3(批馬克思的歷史觀將社會過程視為趨同事件,應用於個人之錯誤)。(p95)

8.無中不生有
8.1沒有訊息就不會有新秩序或模式出現。(p96)
8.2模式和/訊息很容易就會被隨機事物所吞噬。秩序的訊息和指標,就像存於沙中或寫在水面上,只要有任何的擾動(即使只是布朗運動)便可能被毀掉。訊息可能被忘記或變得模糊不清,而譯碼本也可能會遺失。(p97)
8.3沒有人能夠解讀的話,訊息就不再是訊息。…事物要有意義──即使是將之解釋為模式──每個規則必須要與互補的規則或技術有所交集。而技術就像模式一樣不長久,它也是寫在沙上或水面的話。(p97)
*最後一句是什麼鬼?為什麼技術也不長久呢?
8.4以產生技術來回應訊息,是進化過程的另一面,即共進化。(p98)共進化:一種進化改變的隨機選擇系統,兩種以上物種之互動,使A物種的改變,為B物種改變的自然淘汰立下基礎,而B物種的改變,反之又奠定了A物種類似改變的篩選基礎。(p330)
8.5(無也可以是訊息)因為處於脈絡中的零是有意義的,而創造這脈絡的就是訊息的接收者。創造脈絡的能力就是接收者的技術;這是接收者在共進化中的角色。他必須從學習或幸運的變異中得到技術,也就是說,必須在隨機事件中有所斬獲。在適當的機會來臨時,接收者得要有所準備。(p98)
8.6(待機與隨機)因此,「沒有訊息,無中不生有」這個命題的反面,在隨機選擇過程中是可能發生的。待機可作為選取隨機事物的機制,使隨機事物成為新的訊息。但前提是隨機事物必須出現,才能從中製造新的訊息(p98)。(按:就像等待一個人,如果一直等下去,是不會有新的東西產生的,但是如果被等的人回來了,或者有三者介入了,或者其他的隨機情況發生了,那這等待在這脈絡中,就有新的意思。)
8.7由8.6[漸成論與進化、學習的領域]
8.7.1漸成論強調每個胚胎發育步驟,都是變化的動作,而變化必須建立於改變前的狀態之上。(p99)
8.7.2(複製/變化)漸成論和套套邏輯構造出複製的世界,與此相反的則是創造性、藝術、學習、進化的世界,它不斷變化的過程是由隨機性而來的。漸成論的本質是可預測的重複性;學習和進化的本質是探索和改變。(p99)
8.7.3有趣的是,處於這兩個世界之間的,是解釋的文化現象──它是在不熟悉的事件序列上所構成的套套邏輯上製圖。(p100)
*這句還要再想一想…

9數目(number)不同於量(quantity)
9.1數目(numbers)是算數的結果,量(quantities)是測量的結果。這代表數目是精確的,因為從一個整數到另一個整數之間是不連續的。…以量來說,就沒有這種跳躍,正因為如此,量不可能是完全精確的。…量永遠是近似值。(p101)
9.2數目(numbers):一個模式組成的次集,其分子通常被叫作「數目」(numbers)。並非所有數目(numbers)都是計算的結果。…換句話說,數目是處於模式、完形、數位的計算世界中;而量則是在類比及機率換算的世界中。(p102)
9.3(一與多、理型說、溢出說)用來描述那六角加矩角方式,可以有很多種,而它們可能只是同一個更深奧、更普遍的套套邏輯(歐氏幾何學被視為一個套套邏輯的系統)的不同體表。…在我描述玫瑰時所用的引號,是用來提示數目和量的名稱,是內存於成長中的玫瑰所顯現的形式理念。(p106)

10.量不能決定模式
10.1我們不可能用單一的量來解釋任何模式。(p106)
*為什麼?
10.2兩個量之間的比例已經是模式的開始。換句話說,量和模式是不同的邏輯類型,而且不相容於同一種思考中。(p107)
*(?)據說要等到第四章最後一節,才會理解。
10.3在量對系統造成衝擊之前,已存有潛在的模式,是以量的改變才能引生模式。(p107)…在量對模式造成影響以前,質的模式就已經潛藏其中了。(p107)
10.4從任何施加量變的動作者之觀點來看,任何可能發生的模式改變,都是不可預測或趨異的。(p107)

11生物學中沒有單向的值
11.1單向的值是一種只能增加或只能減少的值。(p108)
11.2在一切事物和經驗中,有一個最適當的量存在。(p108)

12有時小就是美
12.1每個物種都沉迷於牠現在的大小。(p109)

13邏輯是因果順序的不良模型
13.1(時間)因果關係中的若…則…包含了時間,但邏輯中的若…則…是不具時間性的。由此推之,邏輯是因果關係不完整的模型。(p116)

14.因果不逆行
14.1(目的論:以一件事的目的來解釋它的生成原因)(117:譯註17)
14.2(目的論的謬誤:)是因果律在時間上的前後倒置。(p117)
14.3直系的思考若非導致目的論的謬誤(目的決定了過程),就是導致了某些超自然支配者存在的迷思。(p117)
14.4(循環系統)當因果系統是循環性時,循環系統中任一部分的改變,皆可被當作是後來此循環中任一變項改變的原因。(p117-8)

15語言通常僅強調交互作用的其中一方
15.1要作清晰的思考,最好是將所有品質、特性、形容詞等,用來指涉在時間中發生的兩組以上的交互作用。(p118)
*例:你是好人──>(1)你抗拒接受被拒絕的事實(2)你和他之間的互動關係是,你喜歡他,可是人家不喜歡你。你們之間是以這樣的方式連結在一起。
15.2(關係)語言一直以主詞和述詞所構成的句法,來…強調這些「東西」,是憑藉其內在各部分的關係、及憑藉它們與其他事物和說話者關係中的行動,才得以被造出、被視為與其他「東西」有所區別、成為「真實的存在」。(p119)

16「穩定性」和「改變」描述了我們的部分敘述
16.1(穩定性與範例)當我們用穩定性來描述生物或自行修正的迴路時,我們該依循我們所談之物的範例(follow the example of the entities)。…要依循事物的範例,我們就該參照著描述命題中正在進行的事實來定義穩定性(by reference to the ongoing truth of some descriptive proposition)。
16.2(穩定與改變)走在鋼索上的飛人,不斷地修正他的不平衡狀態,以維持自己的穩定性。
16.2每個描述的命題,都要根據主詞、述詞和脈絡的邏輯來定位。(p121)
16.3(改變)關於改變的所有陳述,也需要相同的準確度。(p121)
*指的是「改變」這個陳述,也必須要參照脈絡的邏輯來談嗎?也就是說,放入關係的邏輯當中,而不是孤立地看待。
16.4「變化」和「不變」的事物,雖然都是邏輯命題,卻分屬不同的邏輯層次。(p121)
*啥?可以說明一下嗎?

17結語
17.1第一個群組包括了一到五項,它們看起來都是由編碼所生的必然現象之相關層面。(p122)
1.科學從未証實任何事:科學探索,但科學不証實。
2.地圖不能取代實景,稱名不等於該物。
3.客觀經驗是不存在的。
4.影像形成的過程是無意識的。(奧坎剃刀或簡化原則)
5.將知覺到的宇宙分為部分和整體是權宜之計,或許也是必要的,但並沒有必然性來決定分割的方式。(描述的過程的一般轉換形式)
17.2.1第六、七、八項構成了第二組,處理的是隨機和秩序的問題。
6.趨異序列是不可預測的
7.趨同序列是可預測的
8.無中不生有
17.2.2處理量的思考方式,在許多方面類似於我們對能量的思考;數目的概念,則與模式和負熵的概念密切相關。
9數目不同於量
*熵的概念真是個大問題…。
17.2進化的最大謎團,在於熱力學第二定律的陳述,與新事物只能隨機而生,這兩者間的對立。(p123)
*困惑、困惑、困惑啊~
10.量不能決定模式
11生物學中沒有單向的值
12有時小就是美
*處理數位與類比的問題。數目是精確的,具有斷裂性,可以被轉換為模式(?)。而量則是類比的、是連續的,用來表示關係中的強度。而11、12則處理了「最適原則」。量的變化,超出了某個限度,就會形成質的變化,造成斷裂。也就是從連續->不連續。不知道「用量變到質變」這樣的表達方式正不正確。不過如果描敘的方式並沒有一定,我想,我的問題在於,我的說法是否能貼近實情了。
13邏輯是因果順序的不良模型
14.因果不逆行
15語言通常僅強調交互作用的其中一方
16「穩定性」和「改變」描述了我們的部分敘述
*這四個變項,首先將「時間」的因素納入了考量,再者,強調「脈絡」,並且強調相互影響,作為整個訊息-反饋的引子,系統中有新的訊息,就會引起調整,調整復歸穩定,穩定又再遇到新訊息,又改變…。任一方都有產生作用。
17.3(提問)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訊息或命令,是以何種方式共事或對立的?(p123)


第三章 對世界的多重描述
1.(提問):「各種訊息來源被整合起來以後,所得到或隨之增加的知識是什麼?」(p126)

2.案例一 差異
2.1要製造差異,必須有兩件事物存在(真實或想像的),是以它們之間的差異內存於彼此的相互關係中。…從「至少兩件」事物間而生的差異,變成了訊息。(p127)
*「至少兩件?」「非實質存在?不異於存在,不異於非存在?」會不會太玄了點…(p127)
*雙重描敘(p128)

3.案例二 雙眼視覺
3.1雙眼視網膜所提供的訊息之差異,構成另一個不同邏輯類型的訊息。此新類型的訊息,使觀看者的視覺多了額外的維度。(AB)

3.2新邏輯類型訊息的產生,是將各種描述並置在一起所導致的。原則上,那多出來的「深度」,就隱喻的意義而言,源自於以不同方式收集或編碼得來的兩種描述。(p129)

4.案例三 冥王星
4.1(時間維度)人類的感覺器官只能收到差異的訊息,而且這些差異必須在時間(變化)中被譯碼為事件,才能被知覺到。持續數秒以上的一般靜態差異,只有在細察之下才能知覺到。(p130)

5.突觸的加成作用
5.1突觸的加成作用(synaptic summation)是神經物理學的術語,用來指涉只有在神經元A與B同時刺激下,神經元C才會活化的現象。
5.2(加成)意謂著它將某個來源訊息加到另一個來源訊息上。可是實際上發生的事,並非單純的加法,而是一種邏輯產物,一種更接近乘法的過程。(p132)
*讓我想到針灸的配穴耶…。1+1>2

6. 案例五 幻想的匕首
6.1將一個感官所得的訊息與另一感官的訊息相比,再與幻覺的改變結合起來,讓馬克白得到了後設訊息:他的經驗是想像出來的。就圖四來看,AB即為空集合。(P134)

7. 案例六 同義語言
7.1在許多情況下,洞察力的增加來自於第二種描述的語言,而其中並未加入任何所謂的客觀資訊。(P134)
7.2(啟蒙式的教學法)發現兩種語言(代數和幾何學)是可以彼此轉譯的──這件事本身就是一種啟蒙。(P136)
7.3(基數與序數具有邏輯上的差異)(p137)
7.4(從算數,到理解算數的模式)我們所談論的不是數字,而是數字的數目(p139)。(Not numbers but numbers of numbers)

8.案例七 兩性
8.1分裂顯然必須從融合開始,這個普遍的事實可為訊息處理原則之例證:即兩種來源訊息(經常以對比的模式或語言呈現出來)比單一訊息要好得多。(p140)
8.2(限制變異、增加多樣性)雖然在有性生殖中,配子融合的重要功能之一為限制變異,我們仍須強調它的相反功能:即增加表現型的多樣性。…配子的融合既限制了個別的偏離,又確保了基因物質的多重重組。(p142)

9.案例八 節奏與波紋現象
9.1波紋現象說明了三個原則:
(a)首先,任兩個模式如果整合得宜的話,會產生第三個模式。
(b)第二,這三個模式中的任兩個,都可以被當作描述第三個模式的基礎。
(c)第三,以這些現象為方法,我們可以探究模式這個詞所牽涉的整個定義問題。(p143)
9.2(美學經驗的本質問題)形式數學或波紋「邏輯」可以提供合適的套套邏輯,作為鋪陳這些美學現象的基體。(p144)

10.案例九 「描述」、「套套邏輯」及「解釋」
10.1(提問)解釋所賦予的洞見,是否以某種方式關係到第六節中兩種語言的整合?(p145)
10.2(定義)
(a)描述:純粹的描述包含了一切內存於所描述現象中的事實(也就是一切有效的差異),但它並不會指明這些現象之間的關聯為何,以使我們有更多的了解。(p145)
(b)解釋:「神創造了存在的一切事物」即是純解釋性質的,但它並未告訴你是什麼事物,或事物彼此的關係為何。(p145)
(c)套套邏輯:設若公理為如此,而假設又是如此,則定理就會是這般。換句話說,所有套套邏輯提出的是命題之間的連結。
10.3(與訊息的關係):套套邏輯不含任何訊息,而解釋(將描述鋪陳於套套邏輯之上)只包含了描述所提供的訊息。「鋪陳」(mapping)此詞間接表明了將套套邏輯連在一起的環節,符應於自描述中所得的關係。另一方面,描述包含了訊息,而非邏輯和解釋。(p146)
*不是很懂…
*「編寫字典的規則之一,就是不可依賴表面的溝通來下主要的定義。所以問題在於,我們不能透過指涉不對稱之物,而定義左這個字。…」(p147)看不懂這個規則,為什麼有這樣的規則?
10.4(套套邏輯的有效性)套套邏輯是把命題連結起來的整體,而串連命題之間的環節須為有效。最簡單的套套邏輯是:「設若p為真,則p即為真。」…但是你仍被限制在設若這個條件的範圍內,不是受資料所限,而是受你所限。這就是套套邏輯。(p148)
10.5(三者的關係)解釋是在套套邏輯上,將所描述的各個部分鋪陳出來。而解釋能否被接受,就要看願意、能夠接受套套邏輯的程度而定。…它永遠是關於自然史的問題,對於如你我般的生物而言,是關於信仰、想像力、信賴感、嚴謹度等的問題。(p148)
10.6(人們建構解釋時的輕率)(p150)
*「空洞解釋的共通形式,就是我所稱的催眠原則。…上述例子中共通的錯誤,是將一個原則援用於部分之內。」啥?之後的一段也看不懂…。

11.結語
11.1整體大於部分之和。(p152)
11.2(追尋的方式)本章所認定並體現的是一種追尋的方式,因此,此刻正是提出兩個問題的時機:「我在追尋的是什麼?五十年的科學志業引領我去追問的是什麼?」我已瞭解這種追尋的方式,它可被稱為雙重的或多重的比較法。(p153)
11.3(本書宗旨)p153
11.4(知識論)比較這些現象(思想、進化和漸成),即是所謂「知識論」這門科學的追尋方式。或者用本章中的話來說,知識論是整合所有分開的遺傳科學中的洞見,所得到的更多知識。(p154)

第四章 心智過程的判準
1.判準一 心智是產生互動的各部分或成分的集合
1.1心智過程永遠是各部分之間的互動次序。要解釋心智現象,必須著眼於各個部分的組織與互動。(p158)
1.2(大前提)這整書所依據的前提是:心智功能內存於分化「部分」之間的互動。「整體」是由這類結合起來的交互作用所形構的。(p159)
1.3神經系統複雜度不足的生命體,不具有心智功能。(p159)
1.4(整體導向)這裡所提出的心智理論是整體導向的,它和所有嚴肅的整體論一樣,把前提建立於各部分的分化與互動之上。(p159-61)

2.判準二 心智中各個部分的互動,是由差異所引發的
2.1(觀念世界強調關係性)觀念世界強調的是關係性,也就是兩個部分之間的關係,或是同一個部分在時間點1和2之間的關係,啟動了我們稱之為接受器的第三個成分。接受器(如某個末端感覺器官)反應的對象是差異或改變。(p162)
比較:在榮格的空界中,既沒有差異也沒有區別。(p162)
2.2我們的感官系統只能藉著事件而運作,我們可稱這類事件為改變。(p163)不變的事物是無法被知覺的,除非我們願意對它作相對的移動。(p163)
2.3(差異與適應)大家都知道,要察覺漸進的改變是很困難的。因為我們除了對迅速改變的事物具有高敏感度之外,我們也擁有適應能力──習慣。
*藉括號突顯差異,表示訊息。(164:註3)
2.4(變化率的閥值)因為心智只能接收差異的訊息,它才難以分辨出緩慢的改變和狀態之間的不同。這其中必定有一個變化率的閥值,在閥值以下的事物便不會被感知到。(p166)
2.5差異的性質是關係,它不在時間或空間中。(p165)…我們討論的是意義的世界。世界中某些或大或小的細節或差異,與整個世界其他部分的關係,以意義的形式被再現出來。…但它並非物理事件,它只是對於物理事件的理型。它不在時間或空間中;它可能只是對於空間或時間的理型。(p167)
2.6改變事物的差異,構成了訊息。(p166)
2.7差異並非實體(即非能量、亦非物質)(p168)。
2.8差異是質而非量的差異。
2.9(差異不等於能量)零和一的不同是可以引發反應的。…沒發生的事件,與曾經可能發生的事件,是不一樣的;而沒有發生的事件,當然也就沒有能量。(p168)
*這邊是在反駁誰,在和誰對話呢?為什麼要特別強調差異與能量的不同的呢?

3.判準三 心智過程需要並進的能量
3.1(聲明)心智過程是由差異引發的(在最單純的層次上),差異不是能量,而且通常也不具有能量。釐清這個狀況後,我們仍有必要討論心智過程的能量學,因為所有的過程都需要能量。(p168-9)
3.2(生命能量學與物理能量學的句法並不相同)(p169)
3.3(情感的謬誤)今天研究原子的物理學家,傾向以生物的隱喻來描述加速器內發生的事件。這種使用語言的技倆,就是所謂的情感的謬誤。(p169)
3.4(生命世界中互為依存的能量系統)生命世界中的事物,有兩種互為依存的能量系統:一個系統是用它本身的能量來開關水龍頭、水閘或繼電器;當水龍頭被打開時,另一個系統的能量便從中「流出來」。…這兩個系統(決定機制與能量來源)合在一起,使這總合的關係性變成了任一個系統中的部分動能。你可以把馬帶到水邊,但你不能要牠喝水;喝水是牠的事。另一方面,即使你的馬很渴,牠也喝不到水──除非你帶牠到水邊。帶領就是你的事了。(p170-1)

4.判準四 心智過程必須具備作決定的循環(或更為複雜的)鏈
4.1(循環因果律的概念、負環節)(p172;175)
4.2(時間)工程師所犯的錯誤,在於沒有把時間納入考量。每個系統體現出它與時間的關係,也就是說,整體所決定的時間常數標示出的系統的特性。這些常數並非由相接組件的關係方程式所決定,它是整個系統逐漸顯露的性質。(p177)
4.3邏輯分類的改變。(例如:獨立變量v.s整個迴路)馬克士威所提供的答案…銜接了兩個不同層次的論述。(p178)
4.4(論述層次)在某個論述層次,被搬上舞台的事物和變量,到了較高或較低的層次中就退到了幕後。(p179)
4.4.1(例如:開關):「開關」這個概念和時間有一種特殊的關係。它關係到「改變」的概念,而非「物體」的概念。(p179)

5.判準五 在心智過程中,差異的效應被視為對先行事件的轉換
5.1(訊息的來源)任何物體、事件、差異之所以能成為訊息的來源,是因為它們被納入了一個由適當的彈性質料所構成的循環網路內,在其內促成了改變。(p180)
5.2地圖不是實景:果不是因。(p181)
5.3(轉換的前提)因果間的差異被納入一個具備適當彈性的系統內──這就是我們說的轉換或編碼的首要前提。(p181)
5.4(預設「規律性」)有了規律性後,我們才能分類因果間的各種關係。(p181)
5.5(類比系統與數位系統的二分法)面對如此多的轉換類型,我想提出的第一個二分法是:根據引發反應事件中的某變量而對反應分級的那些案例,以及相對於前者,某反應為開關閥轉換的那些案例。…這是類比系統(隨著引發事件的量不斷改變的系統)與數位系統(具有開關特性的系統)的二分法。(p182)
5.6數位系統較類似數目的系統[不連續],而類比系統似乎較接近量[連續]。(p182)
5.7一個系統可能兼具類比和數位的特性。(p183)
5.8編碼類型
5.8.1(生態系統)這類系統具有量與分級的特性,量之間的差異可作訊息的指標,而這些量同時也是系統所需補給的量(食物、能量、水、陽光等)。(p181)
5.8.2模板編碼。比方說,任一生命體在生長時,其生長點所產生的形狀與形態,通常是由正在生長的表層狀態所決定的。(p184)
5.8.3明示的(ostensive)溝通(p184)。
5.8.3.1語言
5.8.3.2學習
5.8.3.3部分與整體的編碼。在我們的生命中,知覺的對象或許總是對於部分的知覺,而我們對整體的推測,不斷被隨後出現的其他部分所證實或推翻。也許,整體永遠無法如它所是的被呈現出來,因為這樣的話就會涉及到直接溝通。(p186)
*明示的溝通和直接溝通的差別在那裡?

6判準六 對轉換過程的描述和分類,揭露出內存於現象中的邏輯類型階序
6.1後設訊息:若B要處理A的示意,B絕對需要知道那些釋出的意義為何。於是B必須吸收的另一類訊息由此而生,它通知B將A所發出的訊息或示意編碼。這類訊息並非關於A或B,而是屬於不同的邏輯類型的訊息。我稱此類訊息為後設訊息。(p187)[使訊息的理解成為可能的訊息]
6.2(編碼的條件:脈絡)一個類型的行動或聲音的意義,是相對於脈絡而改變的,特別是相對於A與B之間變動中的關係。(p187)
6.3(特性)我們所說的特性──我們對身處脈絡的詮釋系統──是被遺傳和學習所共同形塑的。(p188)
6.4後設訊息的功能與效應,就是分類脈絡中所生的訊息。(p189)
6.5(溝通與脈絡序列)不同物種間的溝通,永遠是學習而來的脈絡序列,其中的每個物種都不斷受到先前脈絡性質的修正。(p192)
6.6帕夫洛夫的狗
6.6.1(作者解讀的差異)我堅持脈絡和意義的關聯性,是一套訊息和另一套訊息進行後設溝通的例子。(p193)
*(實驗的脈絡)這些動物們學到了實驗室裡的實驗性質,而研究生不也是如此嗎?不管是人或動物,實驗的對象所面對的都是一連串的脈絡標記。(p196)
6.6.2(脈絡和單純動作的組織方式屬於不同的邏輯類型)(p196)[特殊/普遍的差異]。
6.6.3那隻狗無法在邏輯類型上從「辨識的脈絡」跳到「猜測的脈絡」(p197)
6.7海豚的邏輯跳躍
6.7.1從單一邏輯類型跨越到更高類型的所有例子,都是從關於事件的訊息跨到關於事件集訊息,或是從原本考量的集,跨越到集合的集。…[海豚]只有從牠的行為和結果每次都不同的脈絡樣本中,得到比較的訊息,才可能習知脈絡。在這個包含變化的集合中,發覺規律性就能超越明顯的矛盾。(p199)[從集合->集合的集合]
6.8邏輯分類的誤解──探究、犯罪和遊戲
*看不懂探究的例子,什麼是普遍,什麼是特殊啊?(難道是普遍的性格狀態和某些特定的行為之間的差異嗎?)參閲212。「這些都不屬於行為的範疇,而是屬於行為的脈絡組織的範疇」。(p212-3)
6.8.1(遊戲)「遊戲」的特性在於它是脈絡的名稱,在此脈絡中,構成它的行動有一種不同於非遊戲的關聯性和組織性。遊戲的本質甚至可能就在於,它部分地否定了這些行動在其他場合所具有的意義。(201)
6.8.2(double bind)精神分裂的某些病徵,實際上也是誤用邏輯分類的結果,我們稱之為雙向束縛。(p202)
6.8.3(死亡)心智的邏輯過程所強調的一致性中,死亡似乎就代表著一道裂痕。…每個生物的循環迴路中,都帶著死亡的暗示。(p203)

7.結語
7.1心智潛在特質的兩個特性
7.1.1自主性來自於系統的重複循環結構。(p204)
7.1.2死亡
7.2[心智]受「地圖」所影響,而非實景。因此它被普遍概化所限,它所收到的訊息永遠無法證實任何關於世界或它自身的事。(p205)
7.3(學習)這類系統能夠學習與記憶,它會建造負熵,而且用的是我們所稱的經驗主義或試誤法的隨機規則來執行。(p205)


第五章 關係性的多重描述
1.(心智的界線)心智中沒有物體、小豬、人、蟾蜍或其他你想到的事物,它有的只是理念(差異的訊息),關於「事物」的訊息,永遠是「關於」。同樣的,心智中也沒有時間與空間,只有「事件」和「空間」的理型。(p208)

2.關係性是雙重描述的產物
2.1關係性並不內存於個人之中。(p210)
2.2關係性是先行的。(p211)
2.3(交互作用的控制論循環)
2.3.1(交互作用中的最小單位的三種成分)刺激、反應及強化。(p212)
*212:3是不是有打錯呢?強化是反應的強化,感覺應該更正為,刺激是反應的強化。
2.3.2(脈絡的學習)來自於一種結合關係性和交互作用的雙重解釋。(p212)
2.3.3(自行生效)還有,就像所有脈絡學習的主題一樣,關係中的主題是自行生效的(self-validation)。(p212)
2.4(小結)關係性的機制是雙重描述的一個特殊案例,而行為順序單位包含了至少三種成分。(p213)

3.一、「認識你自己」
3.1認識你自己[單純的自我知識可能嗎?在什麼情況下,自我知識在實用上是必要的?自我知識的條件是否就是指關係的脈絡呢?]
3.2遊戲的雙重描述
*把「個別的」丟除,將其關係視為單一系統
3.2.1遊戲和遊戲的創造,必須被視為單一的現象。
*註3:如果我們把遊戲定義為關係的建立和探索,那麼打招呼和儀式就是關係的肯定。但明顯的,肯定和探索混在一起也是很平常的。(p216)
3.2.2(探索與建立)較簡單的是觀察人類行動者A以有限的選擇性行動,達到第一階序的發現。這些進化序列自然淘汰的對象,是行動項目模式(而非項目)。A以各種行動試探B,從中找出B所接受的某些脈絡。也就是說,A必須與某些人共同進行某些動作,或是必須將某些行動置於B所偏好的時間架構內(互動的秩序)。A「提出」建議,而B「決定」接受建議與否。(p216)
*似乎這是一個普遍的模式?如果就A與B之間的互動來談,似乎真是這個樣子,這個命題的層次在模式的互動,而其可能性條件在於雙方的模式雖具有差異,但亦具有共通性。
*海豚的故事很有啟發性,偉哉海豚啊。
3.2.3(進化)[並非行為項目的變化,因為狗還是狗、猿還是猿]所發生的是互動模式的自然淘汰。某些模式比其他模式的壽命來得久。所發生的是互相配合的進行。狗和猿以其最小的改變,使狗與猿的系統變得更單純──內聚力和一致性增強了。(p218)
3.2.4(練習)有一個更大的實體,讓我們稱之為A加B,這更大的實體所進行的過程就是練習──這是我認為的正確名稱。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其中A加B並未從外界得到新的訊息,而是從系統內部得到新訊息。互動使得B獲得關於A的訊息,反之亦然。在此過程中,原有的界線改變了。(p218)

4.探險的雙重描述
4.1(外展:)在同一個原則之下,尋找可與遊戲相比擬的其他案例。(p219)
4.2(架構)「玩遊戲」不是一個動作或行動的名稱,而是一種行動架構的名稱(p219)。[遊戲未定義其內容的行動,也不受一般化原則的支配]。
4.3.1探險是一種對自我的描述:「我探險。」
4.3.2探險是自行生效的,不論其結果是否為探險者想要的。(p220)
4.4(戰勝、鍛鍊、自制…)這些現象是世界的概念和自我的概念兩者的合併。
*啥?是因為將世界與自我視為一個系統嗎?
4.5它帶出了另一個人類學家所熟悉的例子:圖騰崇拜。(p221)

5.二、圖騰崇拜
5.1(啟發式的洞見)在這種習俗的世俗化中,注意力從雙方的關係,轉到相關的事物或人。這條途徑不但通往粗俗的知識論,也使我們失去了洞見或啟示。啟發式的洞見,是從併置自然觀與家庭觀而來的。(p222)
5.2兩種不同的描述,永遠比一種來得好。(p223)
5.3(退化的過程)自我取代了啟發。
5.4(自然史的伊索寓言化)娛樂取代了宗教。(p223)

6三、外展
6.1我們是如此慣於自己身處的宇宙,慣於用我們貧乏的方法來思考宇宙;我們幾乎看不到宇宙的驚人之處──例如,外展是可能的。[我們想不到,我們可以描述某些事物(如一個人對鏡刮鬍),然後觀察世界,去發掘與我們描述的規則相符的其他例子。我們可以觀察青蛙的解剖構造,然後去發現同樣的抽象關係也發生在其他生物身上,包括我們自己]。(p224)
6.2外展就是描述中抽象成分的橫向擴展。…外展的可能性是有一點離奇;而它的現象,而我們的第一印象還要普遍的多。(p224)
6.3(外展的事例)隱喻、夢、寓言、寓意、整個藝術、整個科學、整個宗教、整個詩詞、圖騰崇拜,以及比較解剖學的事實組織──這一切都是人類心智領域中,外展事物的事例或集結。(p224)
6.4反過來說,在一個不具外展性的宇宙內,一切思想皆為不可能。(p225)
*我很喜歡6.1到6.4,我幾乎全摘了,或許對於生命,對於思考,就是要有這種外展,才會有意思的多吧。雖然我老是作著複製的動作──摘要,我必須要多花些時間,要求自己多加思考和組織,再加一些想像佐料進去才行,要不然是只是堆棧式的累積,而不是知識了呢。
6.5每個外展都可被視為對某件事物、時間或順序的雙重或多重描述。…無論是哪一類,我都當它的成分所具有的某些形式特性,是與另一類彼此照映的。(p225)
6.6在自然和我們與之相應的思考過程中,外展系統佔了很大一塊領域。(p225)
6.7(改變)要發生改變,新事物必須要符合雙重必要條件。它必須符合雙重必要條件。它必須符合生命體對其內部一致性的要求,而且也必須符合環境的外在要求。(p226)
6.8由此推之,我所稱的雙重描述變成了雙重必要條件,或雙重規格。(p226)
6.9(同源與適應)前者是種族發生的守恆定律,後者是改變所得到的報償。(p22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odsou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