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F = MA (嗯…我隨便寫的)
「等號」的意義,代表不論「過去、現在、未來會不會改變」。等號排除了時間,因而是有問題的,因此,人們相信等號,是基於信念的理念。

機械論的問題:「=」去除了時間,代表eternity。等號的概念來自於三段論,其應用體現在物理學上,是演繹的。微積分也是演繹的,會推出什麼,已經被前提決定好了。在1950年代,決定論與意志自由的爭議吵的沸沸揚揚。

而統計的想法,受到氣體動力論的影響,而後者受到熱力學的影響。統計是經驗性的、非演繹的。統計是歸納的最好呈現,所謂的歸納,指的是由經驗現象歸納出結果,而不是由理論推出的。統計的兩個假定是,「全隨機」(各個事件為獨立事件)以及「大數法則」(分子數趨於無限)。

演繹無法告訴你新的東西,歸納可能告訴你新的東西,但可靠性低,因為事件空間與具體對象間會有差異。統計的事件空間,就是建構出來的樣本空間。

統計仍有很強的決定論,但如果沒有常態分配作為假定,很難解人的問題。

系統有範圍,場沒有範圍。

老師推薦
Poincare, Henri, 1854-1912寫的三本書:
Science And Hypothesis
Science And Method
The Value Of Science

牛頓 / 懷特(Michael White)著; 陳可崗譯 臺北市 : 天下遠見, 2002[民91] v.1,最後的巫師 v.2,科學第一人

西方文化中的數學 / M. 克萊因著; 張祖貴譯 臺北市 : 九章出版 臺北縣新店市 : 學英總經銷, 民84[1995]

演繹:
1.演繹deduction,由普遍推至特殊,這是西方幾何學的基礎(不需要具體的事)。
2.歸納in-deduction,又被稱為「假設演繹法」,是沒有辦法被質疑的,大前提沒有辦法被証實的。如「社會分工越來越細」,請問誰看到?
3.逆推ab deduction先相信規則,再從特殊對特殊。(ex:人若反常,非病即亡。->江浩反常,他有一些狀況。)逆推必須面對風險的問題(例如,他帶刀上飛機,出推他可能會劫機,但這只是可能,還未發生。)

傳統邏輯:
邏輯三大要素:概念、判斷、推論
希臘的思想方式thinking-being的關係

概念的thinking:研究being as being的學問。必須要從無可推翻的公設(axiom意為不証自明的公理)。由同一律A = A(被認為是不証自明的)。可推出A不等於A,以及A或非A。
概念的being:有內含(內在意義)、有外延(指稱的所有對象、外在的對象)。例如「龍」有內含,但外延是空集合。如「圓形的方」,內含是空集合。

判斷的thinking:概念與概念間的關係,是全稱/特稱。
*命題無價值判斷。
*狹義的邏輯,是指判斷事物真假的方法。

推論:若p則q,非p則非q。這是邏輯的形式,如果語句不符合此形式,就非邏輯形式。(例如「杯子一定要拿來茶葉,如果不裝茶葉就不叫杯子」,即不合邏輯。)
*邏輯顛倒:指的是因果混亂,把必要條件當成充分條件。
*《墨子.經說上》:「故,小故,有之不必然,無之必不然.體也,若有端.大故,有之必(,)無(之必不)然」(條件,必要條件,有之不必然,無之必不然。…後文有脫簡)

A = A是思想律(thinking),因果律則是being(?)(啥,我抄的不清楚…)
判斷:A is B,有真假的問題,據事實的有無決定真假。
推論:判斷與判斷間的關係。只有前提為真,推論有效,結論才是真。(其他的情形,則結論真假不知)

*結構:具有體系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odsou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