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時間、空間與社會變遷

 

1.一般傾向(尤其是功能論的想法)於將時間等同於跨時性或動力(the diachronic or dynamic);同時性的分析(synchronic analysis)則再現了社會的「無時間的快照」。結果就是將時間等同於社會變遷(198)

2.時間與變遷的等同,其對章就是無時性與社會穩固的混融(assimilation of “timelessness” and social stability)(198)

3.在結構主義的思想中,比在功能主義的思想裡,更注意時間性、歷史以及同時性/跨時性的區分。(199)

4.()重要是不只是時間、也非歷史,更還要加上歷史性(historicity):在所有後封建西方的「進步運動」(progressive movement)的意識,作為某些社會的社會生活的特徵,這些意識被積極地組織起來,促進了社會變遷。(200)

5.傳統是社會再生產「最純潔」以及最單純的樣式(innocent mode):當一位作者寫下它時,在最基本的外貌下,傳統可以設想為「重覆行動的無限系列,每個展演的場合都被假定以前都已演展過;其展演透過知識、或是先前展演的預設而賦予權威──透過可能相當不同的賦予權威(authorization)的特性。」讀寫能力的降臨,尤其是大眾的讀寫,是改變傳統的主要影響力。(200)

6.當傳統不是「純粹的社會再生產」,當它不只依賴於「慣用語與假定」,「詮釋」介入的方式就相當清楚了。(200)

7.不難去設想,書寫的發展成為西方首次浮現的「線性時間意識」的基礎,變成作為社會生活特徵的歷史性的基礎。(201)

 

時-空關係

 

1.我想要提出更進一步的主張,許多形式的社會理論都沒有認真對待社會行為的時間性,及其空間特徵(202)

2.任何模式的互動都在時間的情境中(202)

3.但是,面對面(face-to-face)這個術語,的確傳達了在社會互動中空間裡定位身體的重要性。(203)

4.在面對面互動中,他人的在場是用於生產社會交往的資訊的主要源頭。在面對面互動以及與身體不在場(而且常常也是時間上不在場的)的他人的互動之間,其間差異是更深遠的。(203)書寫的發展,在基本上開展了在時間上延伸的互動。書寫的發展大大地擴展了在空間上遠距離的互動的範圍,就像在時間上那樣。(204)

5.時間,空間,及重複性是緊密地交織在一起。所有測量或計算時間的已知方法,都包含重複性:太陽的循環運動、手表的指針,石英結晶的振動等等,都包含了空間的運動。很難不參照空間隱喻來談時間。(204)[按:這一點很有趣呢J]在受傳統支配的社會中,其社會再生產或重複的循環特徵間接地受到經驗的調節以及時間的定位(mapping of time)。但即使是當「線性時間意識」成為主導(comes to predominate),時間經驗或許不能完全掩蓋掩蓋其循環的外貌。對個人的生命跨度來說也一樣是真的,也就是我們慣稱為「生命循環」(life-cycle)的東西。(205)

6.社會生活在時間與空間中的延伸,作為社會發展的整體的特徵,已在上述提及:社會活動的時間規模,己經被跨距離的溝通變化所修改了。…[活動束集(activity bundles)的概念]的普遍重要性在於,它強調了社會活動中,時間與空間中的協作運動,如同多重的路徑或軌跡的勾連。(205)同樣的概念也可用在更廣泛的社會變遷的問題,我等下將會談到:社會變遷也可被理解為時-空路徑的變遷。社會發展從特徵上來說,包含了空間運動,以及時間運動:在我們的時代,最具意義的是關於西方工業資本主義的世界性擴張。(206)

 

空間上的在場與不在場

 

1.我們可以首先從階級理論來保持與前幾章的穿針引線的連續性。(206)

2.在階級社會中,空間分化是階級分化的主要特徵。雖然相當粗略,但仍具社會學意義的是,階級傾向於區域地集中。在社會理論的術語,這樣的空間分化永遠必須視為時-空形構。(206)

3.實際上,所有的集體都有操作的場合(locale),在空間上明確地與其他場合相區別(206)。「場合」在某些面向上,是比「地方」(place)更好的術語,更常使用在社會地理學中:因為它承載了作為互動場景的空間涵義。(207)

4.如果場合的概念與身體在場/不在場(這可理解為潛在空間上的,或時間上的)的影響相結合,我們就能特徵化(characterize)只在短距離的時-空分隔上的小共同體(small community):在場合中,他人在空間與時間上是可得近的(availability)(207)

5.[沒有人比高夫曼在此點上分析的更好,高稱之為「臺」(regions)]高夫曼指出,區域通常是被時-空關係的術語所界定:家中「起居空間」與「睡覺空間」的分離,同樣也是使用時間的分化。(207)

6.維持前臺與後臺之間的空間分別(discrimination),是在論述意義與實作意識中,反思監控行動裡頭對場合的使用的顯著特徵。(207-8)

7.前臺與後臺的對比,有助於展示透過場景的管理(control of the setting)而維持的實用接受。(208)

8.典型地來說,前/後臺分別的存在,常指出(進行中的互動的)制度形式中所滲透的具體論述。(208)…在管理部份上的這種認知,承認了權力的極限,因此,這樣子的空間-社會對調(spatial-social interchange) 在組織中的控制的辯証是格外重要的。(209)

9.韋伯用現代科層制來特徵化官僚階級,可應於於具體的空間分化,也可用於權威的分化(209)

10.在小共同體中的空間與在場,或者在只有短距離的時-空分隔的集體中的空間或在場,基本上都是透過人的身體特徵以及感知能力來表達。(209)

11.然而,在支配結構中作為一種資源來使用的時間控制,可以比馬克思所相信的更具有歷史性意義。(210)

 

穩固與變遷:莫頓與伊凡斯.普理查德(Evans-Pritchard)

 

1.[批功能論]

 

2.[批莫頓的顯性功能與隱性功能,認為不能用隱性功能來解釋行動者的社會實作,也就是說,不能用行動者非意圖造成的功能,來解釋社會系統的再生產。]

 

3.[而只能顯性功能來解釋,也就是說,從行動者的所意圖造成的結果,才能解釋社會再生產](211)

 

4.[舉莫頓的Hopi人求雨為例](211-2)

 

5.[莫頓首先沒解釋祈雨舞是如何、以及是怎麼發生的](213)

 

6.[第二,他混淆了行動的非意圖後果,以及行動及信念的理性](213)必須再強調的是,說這不是因為要否定社會再生產中的非意圖後果的重要性:而是要把握到,將這樣的結果轉譯成「功能」,主張已解釋了既定的社會實作的穩固或持續,是不正當的步驟。(214)

 

社會變遷與結構化理論

 

1.[很少關於社會系統中的穩固與變遷的點,因為不同種類的社會的社會再生產的條件不同](215)

2.默頓的說明是不足的,因為它對於「顯性功能」給予太少的關注。(215)[認為伊凡斯.普理查德補充了默頓所沒注意到的「行為的理性化」,而默頓則觀察到了普理查德沒看到的「參與的非意圖後果」]

3.在詮釋社會再生產、社會系統中穩固與變遷間的關係中,先前的提議認為我們必須連結兩種分析方式。首先,在行動理性化的脈絡中,我們必須展示被再生產的有限實作:透過以及在行動者的實作中所再生產出的行動者對制度的滲透,是如何使這些再生產成為可能。(215)…第二,我們必須探索「逃脫」活動起始者意向的、對於實作的再產的活動後果,透過與實作相連的過程,而追問這些過程只作為部份的更大的社會系統的其他特徵。這些能夠用之前所勾勒出的系統性的三個層次來作有益的探索:反思的自我調控,作為這些的第三個,以直接的方式再連結了實作中行為的理性化,因為回饋原則的操作意識引導了這裡的行為。這是對默頓「顯性功能」所能給予的最精確意義:行為的意向特徵,或它的反思性調控,結合了對於系統再生產的行為後果的意識。(216)

[重點:行動理性化、非意圖後果、反思性的自我調控]

 

再生產與常規化

 

1.我已指出,行為的理性化是人類社會互動的普遍特徵。行為的理性化永遠是在結構二元性的脈絡底下操作的,透過已達到社會生活的往復定序而操作。(216)…社會系統只透過在時間過程中的連續結構化才能存在:就像我先前提過的,在社會分析中,沒有去結構化(de-structuration)的術語的存在空間。(217)

2.[帕深斯的秩序問題:視為連續與不連續的問題](217)

3.[Bourdieuhabitus]

4.許多社為行為深深深澱的元素的連續性,是透過社會再生產自身而確保的。(218)

5.(透過以及在語言中所達到的)行動與論述的相互可理解性,也許是維持互動的最基本條件。但是,語言的再生產──作為言說行動或溝通的其他形式的結果或條件──並不是動機激發的現象(218)

6.如果接受了這個觀點,在實作的再生產中,常規佔了非常重要的位置。(218)…在大部份的社會生活的環境中,本體性安全的感覺,在常規上是基於在這樣的互動中,彼此間所使用的共同知識,是「無疑義的」,或大部份都可以被視為「理所當然」的。(219)

7.在常規普遍的地方,行為的理性化已準備好將行動者的基本安全系統,與既存的慣例、與作為共同知識而使用的慣例相結合。(219)

8.如果常規是社會再生產的連續性中的重要特徵,我們就能透過嘗試指出在社會互動維持或被取代的條件下,我們就能著手說明在工業化社會中,社會變遷的性質與源頭。(219)

9.但有兩種廣泛類型的變遷,似乎發生在這樣的社會中[無法掌握傳統的社會中]。一種可能可被稱為增長的(incremental):變遷是作為社會再生產自身的非意圖後果而發生的。或許在語言中的變遷,是這方面的典型例子。(220)…與部份的改變(secretional change)相區別,被在傳統所支配的冷社會中的所有其它變遷源頭,可以被假定為浮現於造成去常規化(de-routinisation)的行動的外部影響力:尖銳的生態轉型的後果、自然災害的後果、與不同文化組成的社會所建立的依賴關係或衝突關係的後果。(220)

10.「去常規化」這個術語,我是指作用於反對日常互動的理所當然的特色的任何的影響力。(220)…我們可以分別出三種可能侵蝕既存傳統實作的環境的類型。…[1.被其他的傳統所取代;2.已建立的規範的再詮釋,例如透過讀寫能力而改變;

11.[3.作為一種歷史意識的樣式的歷史性優勢:在追求自身轉型的社會形式的積極動員]現代資本主義的時代,標示兩種明確的集體性類性的支配:「法律-理性」組織以及世俗社會運動(221)

 

批判變遷的內生模式(Critique of unfolding models of change)

1.任何嘗試抓住現代變遷的參數的人,必須承認在社會系統擴張中,時間與空間的根本意義;歷史性與去常規化是這樣的擴張的基本原素。(222)

2.內生模式指的是將社會變遷視為進步的特徵的浮現,這些特徵是特定類型的社會在自身一開始就已預定好了(223)

3.Nisbet所說,反對變遷的內生模式不必然要捨棄任何像是「發展」這般的術語。(223)

4.這些概念不恰當的原因,或許可溯自兩個源頭。一個是將社會視為統一整體的傾向。另一個是無法將空間理論化,使之整合進社會分析當中。[忽略了社會之間的互動,空間上內外彼此的角力與影響]

5.但第二點有個更重要的面向──尤其與當代世界相關。這是對受民族國家所控制的空間(作為固定且限定的疆域)的重要性。(224)

 

當代社會中的社會變遷

 

 

 

社會科學與歷史:一些觀察

--
待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odsou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