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同學去一一八巷吃飯。吃完飯後,我決定搜集一一八巷店家的菜單。走著走著,就逛到賣冰旁邊那家雜貨店。進去逛了一會兒,光線有些陰暗,但東西都還看得清楚,正午時分,此種自然蔭蔽下的亮度,蠻涼爽的。一位阿姨坐在門口收銀機前,不介意我走進店裡,正隨意和剛進來的阿媽在聊天。我隨了逛了逛,看到掃把、拖把、拖鞋,以及各類雜物,最讓我覺得驚奇的地方是,居然擺有金紙。這讓我想起,剛才經過幾個店家,他們在店門口都有擺神桌拜拜,我想,今天農曆是初二,還是十六呢?雖然台北巿政府禁止私自燒紙錢,但是這種需在還是存在的吧!(後來看到台南擔仔麵那家大剌剌地在燒紙錢,就像我在高雄看到媽媽燒紙錢那樣,大方而自然)。後來也看到一些煮菜用的材料,像是太白粉,還有一些其他粉類,我不記得了。也看到包裝好的羊肉爐和薑母鴨的中藥包。雜貨店麻雀雖小,卻是五臟俱全呢。(本來有考慮想買筆記本,可是髒髒舊舊的,而且有點貴,40元,我就不想買了)
我想起來我需要衛生紙,因為近日來我一直盜用研究室同學的衛生紙,是該補償的時候啦。於是我找到了平版的以及抽取式的衛生紙,拿去就結帳。結帳的時候順道就問起老板(那位阿姨)生意怎麼樣。阿姨笑一笑,說還可以,有些辛苦。我說自己是社會系的學生,想知道雜貨店和便利商店的關係,尤其是最近這裡又新開了一家便利商店。阿姨說,其實也還好。她覺得現在年輕人大多去便利商店,可是街坊還是比較會來她這裡買東西,因為比較有人情味。阿姨說,大家都認識,沒事就可以來聊聊天,感覺很好。而便利商店比較不會想去和店員聊天。阿姨說,也許年輕人比較喜歡去便利商店的原因是因為有統一發票。因為雜貨店不開統一發票所以年輕人比較不愛來。阿姨也提到,便利商店買的東西不一定好,也不一定比較便宜,以平版衛生紙為例,便利商店賣35元(又另外舉了南部,以及他兒子在虎尾的例子),他這裡賣30元。阿姨也說,她曾在便利商店買到一個酸掉的粽子,說明便利商品買的食物不一定新鮮,因為是從中央廚房出來的。要拿去換還要統一發票,沒有發票還不給換。她說,如果在她這兒,她會記得客人買過什麼東西,就直接給客人換,不用那麼麻煩。最後,阿姨說,有些東西便利商店不一定會有,阿姨沒有舉例。但是我看到了,便利商店是不會賣金紙的。我想到之前看到De Certeau(我只是瀏覽過)談到的戰略和戰術,其實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有很多彈性的空間,傳統的店家會尋找自己的出路,在便利商店所帶來的普遍化、均貨化的情形之下,保持自己的特殊性,儘管可能不合法,但是卻合情合理。
- Nov 22 Wed 2006 15:36
一一八巷的雜貨店與拜拜
- Nov 18 Sat 2006 22:44
馬奎斯的三場葬禮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這是我看完《馬奎斯的三場葬禮》後,所直接想到的一句話。這部片子,給我很平靜的感覺,看完後,並不想說話。因為我想保留這感覺。平靜。故事並不是依照線性的方式來進行的,使用了插敘的手法。接下來,我想就我印象比較深的地方來說說。
- Oct 13 Fri 2006 23:54
生活
昨天睡覺前,想起自己好久沒有寫blog了
今天收到一封信,跟我要我寫的刺青文章
想起來,雖然寫得不是很好,但終究也是努力了一年半的作品
讓別人踩著我,他們可以前進的更遠,不用走那麼多冤枉路
- Oct 13 Fri 2006 23:50
事實與技術物的社會建構:或科學社會學與技術社會學何以互惠?
作者 Pinch, T. J. Bijker, W. E.
篇名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Facts And Artifacts - Or How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And The Sociology Of Technology Might Benefit Each Other
出處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4)
出版年 1984
- Sep 21 Thu 2006 01:02
科學革命的結構第一二章
科學革命的結構
第一章 緒論:歷史能做什麼
☆過時的理論在原則上並不因它已被拋棄就不科學了。(45,E3)
- Sep 06 Wed 2006 18:31
台灣中藥商六十年來之傳承遞變(續)
19.民國81.6.17立法院通過中藥商全面開放,後因各方反對,81.7.8再恢復藥管法修正草案中藥之規定。
20.民國78~82年,衛生署審查通過中藥商列冊人員,符合監察院76.6.30以前之條件,約七千家。
21.民國82.1.18立法院三讀通過藥事法,列冊中藥商及修習中藥課程之藥劑生得以從事中藥業務。
22.六十年來,中藥商資格之認定,變化很大,從日據時代至民國56年的人商一體,低標準。民國56年開始人商分開,民國58年藥管法以「高標準」來認定其專業知識能力。76年再轉回研究人商合一及低標準,82年通過藥事法據此以列冊解決。(349-50)
- Sep 05 Tue 2006 23:52
台灣中藥商六十年來之傳承遞變
<The Inheritance and Changes with Last 60 Years for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tores in Taiwan>
單字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harmacology、Chinese herbal medicines、conventional trading system、not college-educated pharmacists、license problem、dococt (熬煮、煎煮)
I.引言
- Sep 05 Tue 2006 00:38
[牢騷] 浮躁
這兩天比較浮躁,定不下心來,翻完了西醫東漸與文化適應,以及邏輯與人生兩本書
前書我覺得談到最重要的東西,在於西醫制度及伴隨的科學思維,而這點恰是傳統中
醫最缺乏的。不過在這本書裡,雖然偶爾談西醫也會使用中藥,以補西藥之不足,然
而對於中藥房的討論的確不足。西藥局如何開設在中國?藥源如何來?中醫雖然沒有
- Aug 31 Thu 2006 23:21
汪中 釋三九
汪中 釋三九(上)
一奇、二偶,一、二不可以為數,二乘一則為三。故三者,數之成也。積而至十,則復歸於一。十不可以為數,故九者,數之終也。…因而生人之措辭,凡一、二之所不能盡者,則約之三,以見其多;三之所不能盡者,則約之九,以見其極多。此言之虛數也。
[我的理解如下:《說文》:「數,計也」。乘者,人登木也。亦即人登車也,有覆的意思,在此可理解為疊加。「一、二不可以為數,二乘一則為三」表示在一和二未發生關係之前,是無法用來計數的,即各自獨立的奇數、偶數,是無法為數的。故當奇數與偶數發生關係時(即乘,和我們今日以乘為同樣的數連續相加之意有出入),就成為三。三者,數之成也,即不論奇數和偶數,都被包括在數裡頭了,所以算是成。積而至十,則復歸於一,即變成10,因而又是一,是另一數列的開始。因此不可以為一,所以九是數之終。]
- Aug 31 Thu 2006 01:20
藥林外史(下)
<中藥炮製與雷公>
什麼叫中藥?…如果要說傳統中藥,一般說來應該具備兩大特色:一是按照中醫用藥的經驗和理論去使用,二是需要依法炮製。(173)
一、「炮炙」涵義及其主要內容
徐大樁提出了四個方面內容:「或製其形、或製其性,或製其味,或製其質。」製其形:就是針對藥物的外形進行加工炮製。製其性:藥性指藥物的寒熱溫涼、有毒無毒之性。製其味:這裡味可指藥物的味道,也可以指藥物的氣味。製其質:「質」為質地,藥物的虛實輕重、濕潤枯燥都屬於質。(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