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社會學方法論作業2

  《從台大生態池談空間的社會學意義》  

 

 

前言  

  鑑於參與觀察只進行了兩次,難以呈現歷史發展變遷的縱深,筆者零星搜集了關於生態池的資料。生態池之所以成為今日之樣貌,乃是諸多社會力量與歷史因素複合的結果,我想以生態池為例,說明空間地景與人的互動影響,一方面,空間地景形塑人的集體記憶,這個過程是持續綿延
(durée)的。另一方面,人又以意圖的方式改造空間,而意圖方式所產生的預期與非預期的後果,構成了今日的空間樣貌。在此,我想大膽地指出,如同時間作為一種制度,協調人的實作(Elias,1993),空間同樣也是一種制度,這種制度同時作為一種過程與結果,呈現了人們生活的樣態與互動方式。如同齊美爾所言,「空間本身的意義,來自於心靈方面所實現的劃分與概括(Simmel,2002:291),「各種歷史空間形態尤其要求種種心靈的功能,空間從根本上來說只不過是心靈的一種活動,只不過是人類把本身不結合在一起的各種感官意向結合為一些統一的觀點的方式。」(simmel,2002:292)對我來說,生態池之所以成為今日的生態池,正是經由集體心靈的發動,加之以種種社會現實的因素,不論是限制(constraints)還是使動性(enabling),而成就了今日之風貌。

 楔子

 

 

  從兩次的田野筆記觀察來看,生態池總是不斷地來來回回有遊人過客。這個現象引起了我的好奇,「印象中,生態池是兩年前建好的,沒有什麼花花草草,只有光禿禿的黃土,還有不搭軋的『台大康橋』。今日,卻成為花團錦簇,遊人聚集的地方了呢。(5/3田野筆記)而且有各式各樣的男男女女,年紀大至叔叔伯伯爺爺奶奶,年紀小至小男孩女孩,什麼樣的人都會來到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到底有什麼特別,使得人們趨之若鶩[i]

 空間描述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空間。生態池座落於台大校總區的東隅(見下圖),位於舟山路旁,近圖書館、生命科學系館(87,89),大氣控制室(64),位於圖農業試驗場的左側。舟山路一帶已被綠化為綠色林道,而農場一側則圍起了橫木檻杆,農業試驗場是禁止閒雜人等進入的,因而只能遠觀農場的花花草草,諸多金針花、向日葵、以及各種芳草。相對的,生態池則建立了木板道,木製座位,近水觀景臺,親水平台。而水池的中央則置有鳥踏,讓鳥得以停留,周圍置大石頭,形成一圈。親水平台旁生長著各式水生植物。在兩次觀察當中,我發現人大多會依著分間的配置而分布在親水平台的位置,小孩子比較隨意的亂跑走動,行動難以預測。大部人的會依步道循序行走,停靠在平台檻杆側,佇留、賞景、談話,聊天。而實際上,我們所見所得的場景是經由特殊的設計以及人們的共襄盛舉而造成的。經歷了相當長的發展變化,而成就今日遊人如織的景象。

 

 

 

 


(圖一,刪改自台大地圖)

 

 

 
歷史及其變遷

        讓我們回到歷史來看看,以前這塊土地是怎麼回事。先讓我們看看1930年的台大[ii]。在這個時候,台大周圍都是農地,教室實際上只位於今椰林大道附近,建築的數量較之今日,少甚多。而這時候的空間,被眾多農地所環繞,瑠公圳是主要灌溉水源[iii]。瑠公圳是老台大人的集體記憶[iv],但隨校地發展、都巿成長[v]、上游圳道被截斷,瑠公圳漸漸失去功能。校方遂於民國七十四年,廢除瑠公圳,填平原有圳道。河圳不再穿越台大校地。校園的河圳,成為一條一條的柏油路,校友的回憶,也就此被柏油埋葬了。


圖2


 

 

 

 

圖3

而在六十年代、七零年代,校地擴張的過程中,台大的校地的破碎、舟山路車流的問題[vi]、公館商圈的混亂,以及治安的問題[vii],迫使校方必須作出回應。因此,現實產生的困境,使重整校區、收回舟山路,勢在必行。舟山路廢道始末[viii],歷經十年,與各方單位角力互動,直至民國八十九年,始核定廢巷。在重整校園的計劃當中,「台大提出了『藍帶』與『綠帶』融合的觀念,藉由綠色東西軸向的生物長廊、與南北走向的藍色親色生態廊道,企圖將台大校園斷面重新縫合[ix]」的想法。而今日所見的生態池,於民國九十一年建成啟用,正是此計畫所體現的結果。但是,站在社會學的立場,我們必須要問,是什麼樣的條件,促成了生態池的形成,或者說,瑠公圳的復育(儘管復育的不成功,僅有農場段[x]有水,事件始末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本文無力處理)

     首先,是集體記憶的情感力量,對於瑠公圳的回憶,仍留存在人們的心底[xi]。回憶構成了人們共同的過往,在對過往重新詮釋的過程中,也提供了人們對於未來的想像。意識形態與烏托邦本是一回事,前者是對過去的執迷,後者則是對未來的妄想。此種情感的力量埋下了生態池的種籽,但是,光是種籽,絕對無法長成今日生態池的模樣,因此,我們必須尋找其他的因素。

 

 

   筆者認為,這和當時興起的生態保育與休閒農場的論述有關[xii],這就必須提到「生態教材園」的觀念。生態教材園的觀念源自1987(民國七十六年)1997年「校園生態教材園」納入教育部和環保署會銜頒布的「加強學校環境教育三年實施計劃」,生態園內容涵蓋生態池、蜜源植物區、苗圃區、有機堆肥區和步道五項元素,為生態池提供了校園溼地、水域及水生植物區的概念[xiii]。然而,這時農場依舊只是農場,今日生態池乃在默默蘊釀之中。

 

 

 
圖4


圖5


  順著舟山路改造以及瑠公圳復舊等計劃
[xiv],當時擔任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的楊世平(20018-20047月),改建臺灣大學農試驗場,成立舟山路農場「農業教育園區」規劃小組,於200110月召開會議,依原瑠公圳水路(臺大段)親水空間,進行水域復原[xv]。而水域的規劃,最終得到台北市塯公農田水利會的資助同意[xvi]。上右的圖即第一階段完工的情形(關於學生的種種反應與反抗,有待進一步研究)

 

在設計上,套句社會學愛用的話來說,事實上是企圖整合自然與人文的關係。生態池本身的規劃,依生態工法仿天然水池設計,希望營造適合各沉水、浮水或挺水性植物生存的空間。賞鳥看台及親水平台,則是提供人類活動的空間,鳥踏則是提供給鳥棲息的枯木與枝條,湖畔石陣則是用來干擾水流速度及流場,使不同水中生物得以生存,白石石椅則是供遊客休憩使用,而透水步道則是為了維持土壤的透水性,維護水資源所設[xvii]2003年,教育部補助臺灣大學瑠公池綠化美化植栽,改變單調植物相,增加物種多樣性[xviii]。不規則的池岸,與多樣的水生植物,交織成多樣化的水、陸域,植物所形成的隱蔽空間,緩衝了人為干擾,吸引了各類動物、昆蟲的進駐,當然,也帶來了大量人群。

圖六:從賞鳥看台望親水平台

圖七:從親水平台望賞鳥看台

 

 

 

整個生態池從設計來看,是以生態系統的方式來規劃的。所謂的生態池,並不是天生如此,在生態池的發展史中,我們看到了歷史的作用,可以說生態池本身就是「生態營造學」的產物。然而,「產物」這個說法是有問題的,似乎變成了一個完結,不再變化,但事實上,人與空間的關係從來就不是僵死停滯的,人與空間相互生產、改變與形塑,現在,讓我來談談空間與人的互動關係,我想分成空間生產與空間再生產這兩個面向來談。

空間生產

  生態池生產了什麼?最簡單的回答,就是生產了大量的遊客,以及大量的自然意象,或者說是自然符號。根據官方的說法,生態池的功能有四:第一,美化景觀,成為校園重要景點,疏解台北巿生態空間不足的問題;第二,生態多樣性,各種動物、植物、昆蟲得以棲息;第三,環境及水資源保育,涵養生科大樓水資源;第四,教育推廣功能,不只是瑠公圳的歷史,還兼具農村教育的作用[xix]。這樣的說法並沒有錯,但是我們還應該從整體性的角度來思維,生態池在台大校園的整體結構位置。

  生態池屬於舟山路系統的一環,舟山路系統包括了地質系前排成臺灣樣貌的巨石、小小福、鹿鳴堂、台大農產品中心,而這三個地段都屬於消費空間。生態池
(或更廣義的農場)提供了自然符號的意象,吸引大量遊客來此遊憩。而舟山路系統又屬於台大系統的子系統,在台大系統底下,還有其他多種的子系統,包括地質博物館、人類系考古館、圖書館、醉水湖、二活等系統。從學生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求學的環境;對廠商來看,這是一個值得投資的觀光景點;對於遊客來說,這裡充滿了可看可玩可消費的種種意象符號。台大本身並不直接營利,但台大,透過租借場地給廠商,委外營運,其資金成為校園自我維持再生產的來源。也因此,我們看到,生態池不只是所謂的自然景觀,它更是被消費的文化符號,也是維持系統再生產的一環。(關於系統再生產底下的社會生產,諸如遊人的互動以及對於空間的使用、請參見我的田野筆記)

 

 

 

 

空間再生產

  如果生態池生產了自然意象與遊客,以及種種附加功能,那麼,生態池自身是如何自我再生產的呢?也就是說,生態池是以什麼方式在維持、保育的呢?或許有人會認為生態池就是純粹的自然景觀,自生自滅。我要說這種觀點大錯特錯,生態池是台大整體經營的重要環節,也是台大意象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它從來就不是外於人類世界的,毋寧的,它反而是不斷地處在人為的控制與管理之下。我想,我們可以從農業試驗場的水池管理員   1.植群管理:本項為管理水源最重要的一環;水生植物多半具有生長迅速的特性,尤以春、夏季的生長季節,需要較高人力的維管季節,為有效控制各族群間的平衡以及庇護原生植物群落,常需要較多的人力來維持;且水生植物的管理,需要較充實的背景知識及經驗來支持管理所需,因不當的管理而致水生植物群失控,導致某類型的強勢物種過多,使部份較弱勢的水生植物被競爭掉。(處理方案)預計放養草食性動物來控制部份水生植物族群以局部性區塊圈養方式,來控制水生植物,如圈養菜鴨,以不同局部性區塊式圈養來控制強勢種的水生植物以及放養草魚,維持沈水性植物的平衡。 

  2.外來物種的管理:利用生物防治及天敵的引入來控制外來物種族群的擴張,如青魚放養,可有效控制福壽螺的族群量並配合定期除卵塊、除母螺作業來降低池內與田間的福壽螺數量。 

  3.降低人為干擾因子:主要對水池生態造成衝擊的人為干擾因子如下:放生及棄養、釣魚及餵食、垃圾隨手丟、人為入侵。(解決方式):僅能採行導覽、解說及告示、解說牌設立、校警巡邏等方式,來降低上述干擾行為。 

  生態池的自然生態事實上是有很強的人為介入的,人們像在監控人們一樣地,在監控著自然環境,要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必須要透過人力來「維管」介入。從第一、第二點來看,是人與自然系統的問題,還能找出解決方式,只要經費不短缺,維持系統均衡基本上不成問題。但是第三點,人與人的問題,基本上「僅」能降低干擾行為,沒有辦法免除干擾,事實上也不能免除。因為生態池作為校園消費景觀之一,如果將其封閉鎖死,僅限學生使用,使遊客大減,那麼一方面會減少經濟產值
(我指的是相關周邊的商圈,譬如鹿鳴堂的7-11及諸店家、農產品中心等等),另一方面,也會對台大名聲造成影響,指責台大壟斷自然資源。因此,除了勸導,別無他法。

  最後,筆者想以自身的田野觀察作個小結。生態池的再生產,基本上是去那邊的人所共同維持的,不論是管理人員,還是遊客、或學生,人們對於自然景觀,實際上大多是保持距離,遠觀而不褻玩焉。我們對於空間的使用,事實上受到我們想像的限制。但是小孩子不一樣,他們會去拔水焟燭
[xx],會在石陣上跳來跳去,會拿土司去喂鴨子,使鴨子不吃福壽螺,而直接干預了自然生態,這使得管理人員很頭痛。但這個時候,有的大人會勸導小孩不要去干預生態,不論是那位叫小女孩不要折姑婆芋的爸爸,還是那位勸小男孩不要喂魚土司的叔叔,在在都看到教育及社會化的過程。我們對於空間的想像與使用,是受到我們的認識,是受到集體的歷史經驗所影響的。而我們對於空間的想像與使用,同樣參與在空間生產與再生產的歷史當中。

 

 

 

 

 

 

 後記  

  這次的報告,讓我對台大又了解了更多。我的初步發現如上,可能的概念化方向,我已經試圖運用我的想法闡述。我不覺得只有參與觀察可以作為概念化的對象,歷史資料本身就是概念化的對象,參與觀察只是其中的一部份,而且只有一小部份,我們總是在前人的肩膀上前進,單靠自身的觀察,太單薄了。社會學從來就無法脫離歷史來談,而地理,也不該是社會學忽略的環節。本次的研究轉折相當的大,從觀察的人的互動,轉向使人的互動成為可能的空間條件的考察,回到了歷史,再回來談現在的空間生產與再生產的問題。田野筆記啟發我對於人與自然關係互動的想像,歷史資料讓我更能明白空間與人的辯証關係,瑠公圳作為一種集體記憶,被重新詮釋,今日的生態池,當然不同於昨日的瑠公圳,生態池並不用於灌溉,而是用於符號消費。對空間的使用,已經從生產面(我指的是農耕),轉移到消費面(符號消費)。兩次的田野筆記,讓我明白時空總是不斷地在變換,而人事也總是自我否定而遞嬗,一個禮拜內,發生的人事場景就已截然不同,更河況近百年來瑠公圳及台大的變化呢,這份作業,讓我對台大有了更多的認識與感情。

  最後,如果要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我想從台大總體空間環境的變化,來看生態池,並補充生態池營造過程中的角力,為何瑠公圳台大段最後只剩下生態池這一段,學生們和校方究竟在爭議什麼。希望能訪問所謂的老校友,以及親自問管理人員與遊客,對於這塊空間的想像。另外,我還是証明,是否我將生態池視為一種消費空間的說法是可以成立的。這是一些我想研究的方向。而就倫理問題,除了我一開始想用鏡頭偷拍遊客,會覺得不安(後來我就不拍了),基本上沒有太大倫理的問題,因為生態池是個開放的空間,在那邊閱讀、玩耍,都沒有人會理你,而我,也得以順利進行田野。最後,我想說,我還蠻喜歡這次自己寫的作業的。

:)


參考資料:
網路資料請參見隨頁腳註
Bourdieu, P., & Wacquant, L. D. (2004). 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 (李康 & 李猛 譯). 北京: 中央編譯出版社.
Elias, N. (1992). Time: An essay (E. Jephcott, 譯). Oxford, UK; Cambridge, USA: B. Blackwell.
Urry, J. (2003). 關於時間與空間的社會學 (李康, 譯). In B. S. Turner (Ed.), Blackwell社會理論指南 (2 ed., pp. 504-535).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紀登斯. (2004). 社會的構成 (李康 & 李猛, 譯). 台北: 左岸文化.
傅柯. (1992). 規訓與懲罰: 監獄的誕生 (劉北成 & 楊遠嬰, 譯). 台北: 桂冠.
齊美爾. (2002). 空間社會學 (林榮遠, 譯). In 社會是如何可能的:齊美爾社會學文選 (pp. 290-316). 桂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圖片來源:
圖一:台灣大學校總區地圖 http://www.ntu.edu.tw/chinese/main.html
圖二、三、四、五:台灣大學校園十二景 http://www.ntu.edu.tw/chinese/main.html
圖六、七:梁群健<自然的喚呼>,《台大職工會通訊電子報》第九期http://140.112.114.126/staff_club/newsletter/newsletter-9(9409).htm#n90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odsou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