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林甘泉、田人隆、李祖德等著. 1982.

《中國古代史分期討論五十年》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編 十年內戰時期的中國社會史論戰(1929-1937)

 

第一章 中國社會史論戰的時代背景

  國民黨與共產黨在政治、軍事、理論(文化)上的鬥爭,是中國社會史論戰的基本背景。為了現實上的改革,「對於中國社會性質和革命性質問題的討論,必然涉及到對中國歷史發展過程的認識。中國和世界歷史的發展究竟有沒有共同的規律可尋?在中國社會性質論戰的同時,思想界和學術界又展開了關於中國社會史的論戰。它所討論的問題主要有三個:亞細亞生產方式、中國歷史上有沒有奴隸社會階段、所謂『商業資本主義社會』或『前資本主義社會』和『專制主義社會』。這也關涉到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發展的學說是否適用於中國的問題。」(p6)最早嘗試把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經濟理形態理論和中國歷史相結合,並提出自己對中國歷史分期主張的,是郭沫若。他的《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一書產生了巨大影響,社會史論戰很快形成高潮(p8),它是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以後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一次大交鋒,並且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中國思想界和學術界的政治分野。(p10)

 

第二章 郭沫若和《中國古代社會研究》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在史學界產生重大影響不僅因它第一次應用唯物史觀的原理來指導中國古代社會的研究,並由於它用科學的方法對甲骨卜辭和青銅器銘文等珍貴史料作出了精辟的解釋,為商周史的研究提供了新資料(p13)郭沫若勾勒出:「大抵在西周以前就是所謂『亞細亞』的原始共產社會,西周是與希臘羅馬的奴隸時代相當,東周以後,特別是秦以後,才真正進入封建時代。」(p14)

  郭沫若的《中國古代社會研究》認為商代「還是一個原始共產母制的氏族社會」、金石並用時代、牧畜特盛時期、農業未發達、有自實物交易向貨幣交易推移的商業行為、母權中心、殷商末年就已出現私有財產,奴隸制度的萌芽,階級制度抬頭等等。(p15)

認為西周是青銅器時代、奴隸是可用於買賣的財產、土田分割制(非井田制),田地可租借、封建實為殖民(封-封疆;建-建社稷)、發現鐵而農業發達,而漸漸產生國家刑政,完成奴隸制度,奴隸成為主要生產者、神權政治,人格神,並以折衷主義來消滅辯証式的進化。(p16-8)

周室東遷後,社會關係發生很大的動遙,「階級意識覺醒」、「舊家貴族破產」和「新有產者的勃興」,在郭沬若看來,這一切正是由奴隸社會變為封建社會的時代特徵。而這些變化源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農民得到解放的機會,手工業漸逐獨立化,商人階級也急劇抬頭,加以各方異民族的滲雜混處,奴隸制便不能不跟著周室的東遷而潰敗。(p18-9)

後人批評郭沬若低估了殷商社會發展水平、誤等同西周與希臘羅馬的奴隸制、史料運用不符實際情況、結論下得太快等等。(p19-20)

 

第三章       關於「亞細亞生產方式」的爭論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提到「亞細亞生產方式」,學者對其爭論不休。從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關於亞細亞生產方式問題的爭論和當時東方各國的革命實踐有著直接的關係(p22)。其爭論最早是由馬扎亞爾引起的,他主張亞細亞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特定階段;杜斯洛夫斯基則認為不應把亞細亞生產方式作一種獨特的社會經濟形態;約爾克也不承認有特殊的亞細亞生產方式,而認為東方各國的前資本主義關係是奴隸制和農奴制的混合物,其特色為地租採財賦稅的形式(p24-5)。哥德斯認為,亞細亞生產方式只是馬克思在讀到摩爾根《古代社會》之前的一個假設,為了描述歷史的規律性而被提出來。

一九三三年,司特魯威引用史料証明古代東方是奴隸社會,次年,科瓦列夫提出亞細亞生產方式是「奴隸制度變種」論,群眾的人身被佔有,間接地構成生產的基礎,作為家庭的組成部份。一九三五年,雷哈德提出「過渡形態」說,亞細亞生產方式是原始公社和古代奴隸制度間的過渡形態(p26-7)

在日本,對亞細亞生產方式的理解可分為四派:「前階級社會」、「奴隸制與農奴制的混合體」、「先於奴隸制的第一個階級社會」、「是一種『貢納制』,并非獨立的社會經濟型態」。(p27)

上述蘇聯和日本史學界都對中國社會史論戰發生直接影響。最早發表意見的是郭沫若,他認為亞細亞生產方式則是古代的原始共產社會,實等同於「家長制」或「氏族財產形態」,中國「大抵在西周以前,即是所謂的『亞細亞』原始共產社會。王漁邨也贊同此說。

在社會史論戰中,還有其他意見如「亞細亞生產方式是一社會經濟形態,但不曾出現在中國」(杜畏之);「與農奴制並行而先於封建社會的一種經濟形態,曾在中國存在過」(李季);「即東方專制主義的農奴制」(胡秋原、王宜昌);「不存在作為社會經濟形態的亞細亞生產方式」(何干之)。而針對上述四種意見,也分別有不同的批評:「歷史規律不復存」;「沒有回答兩種經濟形態間的關係,以及推論上的問題」;「遺留在封建社會裡的亞細亞生產方式的特徴,不能與作為一種社會經濟形態的亞細亞生產方式混為一談」;「值得商榷」。(p30-4)他們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既否認中國歷史上有過奴隸社會,同時又都認為中國的封建社會早已瓦解。(p35)

 

第四章 關於奴隸社會的論爭

 

肯定奴隸社會

郭沫若認為西周是奴隸社會階段,殷商則是原始共產社會末期。

呂振羽提出了殷商奴隸社會論和西周封建說。郭沫若低估了殷代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準,呂振羽說,殷代當是青銅器時代,農業繁盛,畜牧為次要,奴隸則是農業勞動的主要擔當者,土地則為國有,通過公社的代理人徵收賦稅,具氏族組織的特色。其階級構成可分為貴族、種族內的自由民、奴隸。兄終弟及乃男子世襲權建立後的特徵。(p36-9)呂振羽把奴隸社會的下限划在殷商之際,周武王克商後,建立封建主義的國家,行莊園制,土地與農民皆為統治者的財產。農民提供傜役,亦有「工奴」、「賤奴」。等級從屬的各級領主,形成了寶塔式的等級構成──天子、諸侯、大夫士。各級領主在其領地內,擁有經濟、政治和軍事的最高權力,下級領主對上級領主要履行一定的貢納義務(p40-1)(批評:封建制代替奴隸制並非僅是軍事征服結果)

翦伯贊也主張殷代是奴隸社會,認為「畜牧己經成為當時社會主要的生產部門」;「耕作的石器退居從屬地位」;「奴隸之燒殺活埋以宗教或迷信方式殘存,他們被驅使到牧場、作坊及廣大的田野去勞動」;「已發展至一夫一妻制的階段」(p42-3)。鄭雲特說明了奴隸制的必然性,並認為殷代是中國歷史上最被的國家建立時期,私有財產制的確立,破壞了氏族共產社會的經濟結構,而引起社會階級的第一次大分裂。奴隸勞動造成各種新的經濟條件,促進發展,而為它的崩潰創造了條件。而西周則非以奴隸勞動為主,而是農奴勞動占支配的地位。(p43)

王宜昌則認為商代以前是原始社會,西周至漢末三國是奴隸社會,從五胡十六國後才進入封建社會,並把從奴隸社會的滅亡到封建社會的產生歸因為異族入侵。然而,入侵說並不能解釋社會的變革,其動力只能從奴隸社會內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去尋找。[古代社會階級鬥爭的結局是奴隸主和奴隸兩個階級同歸於盡,而不是後者取代前者](p44-5)

 

否認中國有奴隸社會

  陶希聖把中國歷史分為「宗法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然前言不對後語。梅思平則分為「氏族鬥爭時期」、「原始封建時期」、「原始帝國時期」、「新封建時期」(p46-7)在他們兩人的分析中,奴隸社會是沒有地位的,然其分類方式沒有科學意義。後來陶希聖重新對中國歷史作估定,並批評公式主義者,然陶希聖本人亦被視為公式主義者而受到批評。(p48-9)

  另一些人以唯物史觀信徒的姿態出現,他們幾類看法:「原始社會可以產生奴隸社會,也可以產生封建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沒有發展與繼承的關係,奴隸社會到中世紀只是歷史的退化」、「原始社會崩潰,可經奴隸社會或亞細亞生產方式,達到封建制度」、「封建社會繼承原始社會是人類歷史的普遍規律,『封建社會先於奴隸社會』」、「奴隸經濟不能構成一個社會發展階段,只是從氏族社會到封建社會的一個過渡。」他們的共同論點,是把奴隸社會看作一種特殊的、偶然的歷史現象,否定它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特定階段的普遍意義。(p49-51)

 

(回應)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經濟理論認為,奴隸社會是原始公社瓦解之後出現的第一個階級社會,它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合乎規律的現象,但這不意味奴隸制只有一種模式。奴隸社會否定論者用希臘羅馬的奴隸制作為框框去衡量一切國家和民族的古代歷史,奴隸社會就只存在於希臘羅馬了,而這個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而針對「退化說」,作者提出「封建制度比起奴隸制度是較為緩和的剝削形式」,因此「退化說」不合理。否定論者幾乎都把奴隸社會的產生,歸結為商業資本高度發展的結果,然而,「決定一個社會性質的,並不是商業資本,而是該社會物質質料的生產方式」(p55)而「海盜殖民說」也站不住腳,「世界各民族的歷史証明,征服本身並不決定奴隸制或封建制,在這裡起作用的是征服者與被征服者的社會內部結構與所有制形態。」(p55)「奴隸社會與氏族社會實際上是同一個發展階段」(p56)。「奴隸制度不等同於奴隸經濟,構成了一整個時代,而非僅是過渡形態」。(p56)

 

奴隸社會的爭論不限於國內,蘇聯和日本的學者發表過不同的意見。科瓦列夫指出奴隸社會具有普遍的規律性,但古代東方的奴隸社會不同於希臘羅馬,主要是家內奴隸制。(p56-7)

  

第五章 「商業資本主義說」和「前資本主義社會」說之批判

陶希聖宣稱,中國的封建制度早在戰國時代就己崩壞了,其原因乃是商業資本的發展(p59)(批評)漢武帝以後,商人不得仕宦為吏的情況雖有改善,但在二千年封建社會中,封建國家重本抑末的政策基本上沒有改變,嚴重地阻礙封建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商業資本的累積(p60)。馬克思說:「什麼樣的新生產生式會代替舊生產方式,並不取決於商業,而是取決於舊生產方式本身的性質。」馬克思主義用生產方式的發展變化划分不同社會經濟的形態(p64:m)

李季把秦至鴉片戰爭這二千年間划為「前資本主義的生產方法時代」,認為「前資本主義」是一種過渡時代的生產方法,含有以前各種時代的殘餘(p65)(批評)何干之批評:「純粹的封建社會,是沒有的,有的只在人們的幻想中。特別是中國封建社會,不只在它的早期,混和著農村公社和奴隸制的殘餘,在以後的一二千年中,也都是如此。研究那時代歷史的人,必須要區分主要生產方法與生產方法的殘餘,並且進一步闡明其相互關係(p66-7)

古秋原和王禮錫提出「專制主義社會」。胡秋原認為「中國東周的封建主義,因商品經濟之分解,發生變質而為專制主義,自秦至清末,就在一階段。」(p68)(批評)專制主義是一種政治制度和政權形式,它屬於上層建築的範疇,並不能構成獨立的社會經濟形態。中國自秦朝以後,形成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主義國家。延續了二千年之久,但它不曾改變封建社會的本質。孤立地突出這種上層建築現象,把它說成是和封建社會不同的另一個發展階段,顯然是十分荒謬的。(p6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odsou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