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社會》 第十六章  <疾病與醫藥>(P498-515)  (許 進雄,台灣商務,1998)

 

中國古代醫學相關文獻最早可考自商代,疾病是商代主要卜問項目之一,但主要盛行於商代早期,而不能探考後期對疾病認識的改進。「疾」字的寫法表示有內在因素(流汗臥床),或外在因素(箭矢傷臥床)。甲骨卜辭沒有貞問外傷的治療,外傷是常見的事,如「它」這個字所表示的,「被蛇咬趾」,當時的人還以「亡它」拿來打招呼的用語,問有沒有被蛇咬到;「尤」則是指「手指傷」等等,推測當時對外傷的治療已有一定的把握,能有效處理發炎問題。

 

  商人大多卜問所能感受到的疼痛與不舒服的部位,如身頭(=頭頂)、手腳(=腿形)、耳目、口鼻()、骨齒,但沒有病徵的具體描述,或許是當時醫學還不很發達的因素。到了戰國時代,以「」為義符的形聲字大增,反映了對疾病了解的增進。

 

  商人將(內科)發病歸於四種病因:鬼神作祟、氣候、飲食、夢魘。鬼神和夢所造成的除了向祈禱、祭祀[「告」(消極求祖先幫助)、「御」(積極去除災禍)],也沒別的辦法。至於氣候與飲食所引起的病,則求助於藥物。甲骨卜辭於第一期後,幾乎不再占問禦除病疾的事,很可能就是商人知道祈禱禳除之無效而改用藥物的反映(p501)

 

  夢在甲骨文中作「人臥床睜眼有眉貌」,床是為臨死的人預備的停尸所,一般人睡草蓆,很多人相信,病危的人較易作夢。而作夢的人也有可能是比較有能力的人,是領導部落的巫師或酋長,經由讓自己虛弱恍惚的方式,來強制起如作夢般的幻覺。商代人認為夢與鬼神有關,是神靈的啟示,是福是禍要透過問卜方式,還要探問用什麼方式去除災禍,這種習慣保持到春秋時代,如《左傳》之記載。自春秋後,漸漸有「信巫不信醫則不治」的議論,但關於夢的問題,仍多延請巫師協助。

 

後世稱以藥物治病者為醫,以祈禳等心理方法治療者為巫,商代只見巫字。《說文解字》:「巫,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戰國時代以後的人比較不信鬼神。巫師是有原始宗教概念後的產物,社會等級逐漸發展後,巫師的專業性質被形塑出來,鬼神之世也同樣產生等級,黃帝時期乃其最早傳說有等級劃分的時代。甲骨文的「巫」,作「I」的十字交叉,大概是行法術時的工具象形。筮則是持工具占斷之狀,占卜預示未來是巫的最早職責之一。而與鬼神交流、替人治病也都由巫來擔任。這是因為巫對於疾病的反應與治療經驗因「顛狂體驗」而較一般人豐富的關係。商代善用藥物之人,其職大概由巫去充當,中國早期的名醫都具有巫的身份。

 

小篆中的「醫」由「(箱中有矢)、「殳」(手持工具)、「酉」(酒罐)組成;另一寫法則是「酉」換作「巫」。醫是自巫發展而來的職業,故巫醫常連文,但在文章使用中,往往互有偏重。巫的心理治療雖不全誑惑,但不像藥物有必然的藥效。所以到了春秋時代,巫、醫才分職。有病,巫雖受召,但主問吉凶,視疾下藥則由醫來做,《史記》<扁鵲列傳>有「信巫不信醫則不治」的議論。

 

戰國大概是中國傳統醫學理論及研究的建立時代,列國中可能以秦的醫學最為發達。《周禮》記載了戰國晚期巫醫之別,與醫職之分(醫師、食醫、疾醫、瘍醫、獸醫),也注意到衛生行政與食物營養。秦國重視醫學,使醫書免焚。醫學技術的進步,使人們對於長生不老產生期待,這股夢想也一直延續到後來的漢魏晉等朝。

 

  《神農本草經》和《黃帝內經》是這個時期醫學探索過程的結果。《本草》將藥物分作上中下三品,記載病症包括內、外、婦、眼、耳鼻喉、齒科等方面,自分類可看出「補養勝於治療」,強調預防的重要性,西漢馬王堆帛畫的保健操也反映此點。《內經》托名黃帝,分<素問>與<靈樞>兩部份,此書大談秦漢時期的陰陽五行學說,形成一套比較有系統的理論體系,奠定中國醫學講陰陽五行調和的基礎和特色。

 

  針灸療法起源甚早,商代巫醫很可能施行切割、針刺、艾灸等療法,東周亦有針刺治病的例子,但它的廣泛運用大概要到陰陽五行學說盛行後。《五十二病方》尚不見陰陽五行學說。治療的方法僅止於使用砭石,用於切膿、按摩皮膚、熨燙皮膚。先秦的著作已確實指出用砭石的方法治病,後世代以金屬製的針。醫術派別有地方性的差異,東方盛行砭石和針灸治療,西方則偏重藥物,大半是因為地理與飲食的因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odsou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