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去旁聽了半小時的太極拳,聽到一個很不錯的東西

人,人之所以為人,在於挺起脊梁(人字的上半,因此不是彎曲的),在於提得起
在於能夠把氣沉往足心,讓心中鬱結都放下,放得下

人字,兩腳分立象徵人行走的樣子,是動態的,而非靜態的
   行走的方式是一前一後,一陰一陽交互的,是循環但又前進的

應無所住,是故不是停留,不是滯礙。
而生其心,不滯礙,則通達,以通達的態度,作為心神之憑依,則何往而不達?

胸悶氣短,不就是放不下,提不起的問題嘛。


回到了宿舍,讀著Elias的文選,談到臨終者的孤獨
文明進程的表現之一,在於人的自我控制
然而,舊的表達情感方式不存在了,或人們不習用了,
但新的表達情感方式卻還沒有創生出來

於是在面對我們所親愛的人即將死去時,我們變得辭蹇,不知如何是好。
而在無意識當中,身體的距離在成長軌跡中已成為無法言說的強制,
強制著人與人之間保持距離,於是連一個簡單的握手擁抱都變得困難
就算是面對親愛的人,有著深厚情感的人,也是如此

就連聽表演時,內心就算再感動,也維持著一個理想"觀"眾的形象
是啊,只是觀眾,而不是表演的參與者之一,所以觀眾與演出者成了兩個世界
愛你在心口難開,堵爛你也在心裡口難開。

於是我們自身,無法勇敢地面對自己的情感,進而無法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文明的進程使人內斂,但是使人內斂之後呢?
有可能像王國形成機制那般,來個"社會轉型"嗎?
我的意思是,內斂之後,有可能再外放出來嗎?
或者說,從自我強制的狀態,轉化為一種具有適切表達自己情感,
真實認識到自己的需要和渴望,而承認自己,進而"從心所欲而不逾距"嗎?
(也許孔子是個文明化進程裡終極的表率吧?)

發乎情,止乎禮,或許要學習一輩子的課題吧?
有情無禮,粗野且誤會,冒犯了社會規範,就算是再真摯的情感,都會變得粗暴和殘酷
有禮無情,空洞而形式化,缺少了發自內心的情感,只是個空殼子,抹煞人的實在部份。



人跟人的相遇真的是很有趣的事。


我在宿舍唸書唸到十二點,肚子餓了,
後來決定去小小福吃飯,順便看看日本來的太鼓表演。
我買了便當,進了鹿鳴劇場,表演開始了,直到表演結束,我都沒吃我的便當,因為精采

聽著鼓聲,我一開始的感受,就讓我想起科本所寫的《大地的鐘聲》和剛唸的Elias
晨鐘幕鼓,為什麼是鐘,什麼是鼓?
我直觀地以為,鐘是平和的,而鼓是激昂的;
鐘是迴盪的,理性的,鼓是奔放的,情感的
鐘屬於平靜的時候,鼓屬於情感宣洩的時刻
鐘是教堂,鼓是戰場;鐘是學校,鼓是慶典(廟堂)。

太鼓給我的感受,是氣勢如海激昂。
是中世紀騎士的直來直往,不帶壓抑。
是一種直指人心,動搖心底的震盪。

打鼓的人,用生命去打鼓,用心鼓出節奏。
表演的人,演盡人的相聚離合,柔情豪情。

我最喜歡其中一個飾演天狗的女生,她在跳六神官(?我不知道,就是拿著六種法器
                       有長槍,兩柄纏繩的棍,扇子等等
                       每個人拿的東西不太一樣)
(高高的,有些壯的開朗女孩型)
她很陶醉在自己的表演當中,天狗的動作,表現的活靈活現
我最喜歡他的表情,和他瘋癲而不失秩序的笑弄人間的那種感覺
一段表演結束,其他神官退場時,他走得特別慢,走得歪七扭八,但不是站不穩的那種
他以一種有秩序的方式,左跳幾下,右跳幾下,觀眾看著他,他也看著觀眾
戴著面具的他(在還沒準備退場前,他是沒戴面具的),看著觀眾,看著我們
彷彿就像真的天狗一樣,在觀察人的善惡是非。
大家鼓了掌,他還是故我地歪七扭八跳,不在乎掌聲停止了,
他還是以沉穩的腳步離開舞台。

但令我驚豔的是,他打鼓時的力量與氣勢,讓我完全被他的能量所撼動
當然,打鼓是很多人一起打的,三個大鼓(岩戶太鼓)和兩個小的鼓
整個團的能量都令我覺得暢快,所有那種憋腳的,令人窒息的壓抑都打通了
在倒數第二個表演打太鼓時,三人一組輪流擊打太鼓的流暢,力道,節奏,神情,姿態
統統都融成一個整體,沒有間斷,沒有間歇,熱情爆炸(奔放已不足以形容的)卻又非無序
整個人在鼓聲裡淹沒,在音場裡迴旋,血脈賁張,心早已被集體鼓動的氣勢所俘虜。

最後最後,是兩個小鼓和和竹笛加上小鈸(?)為伴奏的表演,演男女的互相追求
是帶著日本式的古樸雅致,戲謔樂趣的。而那個女生,演的是騎驢男子。
四位騎驢男子和四位少女(抱歉,我不會描述她們的衣服)之間的邂逅與認識
男追女,女追男,有的是男子戲弄女子,而後道歉,有的是帥氣英挺,各有千秋

有趣的是,整個團的表演裡,有幾個歐美臉孔。
也許他們在體會日本精神的時候,會有更多的感受吧。

最後最後,表演結束了,我想跟那個女生說話,雖然我不會講日文,
但日據和電視廣告還是看了一些。目光掃了一回,沒看到人,那就走吧,沒緣份。
卻在出口處看到她,我跟她說了"一級棒"(天殺的,我腦袋只有這句話)
她很開心,我也很開心,我們笑著點頭互拜再見
但走了幾步,我想想,也許再也見不到這人了吧,這是緣份
可與言而不言,失人,所以我又回過頭去,跟他用英文說,
I like your smile and energy.
我喜歡他給人的那種充滿能量的感覺,但又是開心的,可親的。
他還是一樣充滿能量的回應,那感覺超好。

我多希望自己有帶相機來,不過,沒有的話,也沒關係。我有記憶,我可以寫。
出了鹿鳴堂,希望自己能找個紀念品送給他,不過沒看到喜歡的
(在小小福賣的台大的紀念品都很實用...實在沒有什麼是特別特殊好送的)
我心裡想著,要是我還有彩色球在身邊的話,我應該會送給他當紀念吧
就像我的木頭鑰匙圈,是香港中文大學手球隊的朋友送的。
不過手邊沒有,也沒看到喜歡的東西可以送的,所以就算了吧。

起碼在當下,我是一個熱情的參與者,我和他們一起喊,一起叫,暢快!
在那個時刻,有交會就夠了。至於更多的,那就留給緣份吧。





這樣想一想,原先蟄在心中的那個結仿佛也解了,既然有緣,那就發乎情,止乎禮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odsou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