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和朋友去信義店和基隆路交界聚餐
餐後,我們隨意逛了逛臨江街夜巿
路上,大家隨意聊著,亂啦哩
我腦海中時不時會浮現一句話
懂得觀察的人,不會讓自己的腦袋總是充滿思想
觀察的時候,有一堆想法,那麼看到的東西,只是自己想的
卻不見得真的有用心去體會,去感受,在那個當中和人真誠的互動
有一段時間,這種傾向非常的嚴重
但最近看了一本不賴的書,提醒了我這一點
我們不斷地閱讀別人的思想,卻不曾自己想過
不斷地重複別人說過的話,卻和現實脫節
這種傾向,尤其是學者,或者自命為以後要作學者的人
會特別嚴重。
重點應該不在於重複別人的話,而在於透過別人的經驗,想法,來啟發自己
就像葉老師會說,西方人寫的東西,有西方人的習氣在裡頭,有西方人的文化底蘊
可以了解,可以參考,但不能太當真,更不應該奉洋大人為圭臬,唯某思想家是從。
我們有自己的文化,自身的習氣,自身得面對的問題。
應該去了解,而不是用別的語言,重新翻譯,換個名詞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當我們給某個東西安上一個名稱的時候,我們只是指出它,但並沒有真的了解它。
就像每個人都在談社會,但社會究竟是什麼呢?
每個人都在談自我,自我又是什麼呢?
去了解,而不僅是安個名上去,才是應該下的工夫。
或者,換個說法來談,人人會談象徵暴力,會談意識型態,
但是能夠把象徵暴力如何操作的種種細節,講得清楚明白的人卻不多
每個人都會談意識型態,但到底是誰跟誰的意識型態,關係是什麼,卻又沒人說得清楚
就像面對自身的日常生活,為什麼碰到某老師會害怕,碰到某老師會覺得歡欣
這種害怕和歡欣究竟從何而來?我覺得得回到關係。回到個人對於關係的想像。
這種想像由經驗所塑造,又塑造我們的想像,於是成為某種似乎不証自明的經驗事實。
我們害怕的,或者喜歡的,
只是我們所構想出的那套模式,那種關係,或說那種架構。
尤其是把這種想像實在化了,當成一種"有"(possession)來看待,
並以"持有"的方式來進行自我認同。
譬如說,我的汽車,我的房子,我的女朋友,我的教師執照,我的社會學研究生的身份
這些成為我自我認同的一部份,一旦失卻了這些部份,就像是身上的肉被割去了一樣。
於是我們傷心欲望,痛哭流涕,好像自己不再是自己,但我們曾經是自己嗎?
還是說,其實我是汽車,我是房子,我是女朋友,我是那張執照,或我是那張學生証?
很明顯的,這些都不是。
當我把這些不是我的東西當成是我時,我就與自我疏離,就遠離了我。
那麼我是什麼?
以我的觀點來看,我是在關係當中,一種反身自謂的定位方式,
在我-你-他-我們-你們-他們中,界定自身的方式。
這個你他我們你們他們,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可以指向過去,也可以指向未來
可以指向實在的事實,也可以指向想像。
"我"所指的,是在時空關係中與其他節點相連結的一個節點。
是動態的,流動的,關係性的,具有可能性。
因此,不應該以一種封閉式的方式,或者實體式的方式,來想像"我"。
這麼說吧,"我"指的正是一種開放性,一種開放指向你他我們你們他們的可能性。
透過這樣的思考,可以發現,"我"並不是一個可以用名稱套死的東西
這個時刻的我,和下個時刻的我,並不是同一個我,但是我們都稱他叫作"我"
在這裡,記憶產生作用,透過記憶,
我們認為我(包含種種關係的我)具有連續性,
並預期我(包含種種關係的我)以某種方式延續。
這種記憶不只是思想上的,可意識的部份,還包括身體的記憶,無意識的記憶等等。
或用Bourdieu所說的,一種習氣(habitus)。
事情發生的當下,並不會有記憶,記憶往往是回溯時所創造出來的
人會抽取腦海中的片段圖像,進行重組,對當時場景進行模擬
身體本身在面對某些場景的時候,也可能勾起相同的觸動,然而這樣的觸動僅是模擬
是再一次的發生,而不是當初的那個場景。
所以當我們愛得死去活來,為了失戀痛哭流泣,為了告白成功而感到歡喜
這些情緒不斷地在心頭纏繞,似乎揮之不去,但召喚它們來的,正是自己。
所謂的走出來,不正是個人承認自身與另一個人的關係已經斷裂的事實嗎?
不就是承認記憶本身僅是記憶,而不是事實嗎?
走不出來的人,正是把記憶本身當作事實,所以困在記憶裡頭,不是嗎?
寫到這裡,發現自己有點離題。
但只是想說明,記憶本身會觸發各種情緒,構造各種框架,
這些框架可以限制,也可以作為助力。
但只有認識到記憶本身僅是記憶,而不見得是事實,從而記憶僅是種參考
或者某些時候,記憶根本連參考都不必要,因為記憶不見得可靠
因此,重要的是,了解事實本身,而不是用記憶來"假裝事實",才能活得更清明吧?
學者可能懂得比人家多,記憶的東西也比別人多,
但如果把記憶的東西,當作事實,把記憶的東西,當作未來的事實 (而不是僅當作參考)
那麼學者不過也就是東哄先生罷了吧?
因此,學者所應該學習的,是如何把所學當作參考,重新反省自身的日常生活
並且活在自己的生命當中,活在自己所屬的社群中,面對自身的問題,交際,生活等等
而不是活在某某學派,某某思想家當中,成為別人的影子
這樣的學者,才算真正讀透了,讀懂了吧?
而這樣的學者,也比較像個「人」吧。
餐後,我們隨意逛了逛臨江街夜巿
路上,大家隨意聊著,亂啦哩
我腦海中時不時會浮現一句話
懂得觀察的人,不會讓自己的腦袋總是充滿思想
觀察的時候,有一堆想法,那麼看到的東西,只是自己想的
卻不見得真的有用心去體會,去感受,在那個當中和人真誠的互動
有一段時間,這種傾向非常的嚴重
但最近看了一本不賴的書,提醒了我這一點
我們不斷地閱讀別人的思想,卻不曾自己想過
不斷地重複別人說過的話,卻和現實脫節
這種傾向,尤其是學者,或者自命為以後要作學者的人
會特別嚴重。
重點應該不在於重複別人的話,而在於透過別人的經驗,想法,來啟發自己
就像葉老師會說,西方人寫的東西,有西方人的習氣在裡頭,有西方人的文化底蘊
可以了解,可以參考,但不能太當真,更不應該奉洋大人為圭臬,唯某思想家是從。
我們有自己的文化,自身的習氣,自身得面對的問題。
應該去了解,而不是用別的語言,重新翻譯,換個名詞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當我們給某個東西安上一個名稱的時候,我們只是指出它,但並沒有真的了解它。
就像每個人都在談社會,但社會究竟是什麼呢?
每個人都在談自我,自我又是什麼呢?
去了解,而不僅是安個名上去,才是應該下的工夫。
或者,換個說法來談,人人會談象徵暴力,會談意識型態,
但是能夠把象徵暴力如何操作的種種細節,講得清楚明白的人卻不多
每個人都會談意識型態,但到底是誰跟誰的意識型態,關係是什麼,卻又沒人說得清楚
就像面對自身的日常生活,為什麼碰到某老師會害怕,碰到某老師會覺得歡欣
這種害怕和歡欣究竟從何而來?我覺得得回到關係。回到個人對於關係的想像。
這種想像由經驗所塑造,又塑造我們的想像,於是成為某種似乎不証自明的經驗事實。
我們害怕的,或者喜歡的,
只是我們所構想出的那套模式,那種關係,或說那種架構。
尤其是把這種想像實在化了,當成一種"有"(possession)來看待,
並以"持有"的方式來進行自我認同。
譬如說,我的汽車,我的房子,我的女朋友,我的教師執照,我的社會學研究生的身份
這些成為我自我認同的一部份,一旦失卻了這些部份,就像是身上的肉被割去了一樣。
於是我們傷心欲望,痛哭流涕,好像自己不再是自己,但我們曾經是自己嗎?
還是說,其實我是汽車,我是房子,我是女朋友,我是那張執照,或我是那張學生証?
很明顯的,這些都不是。
當我把這些不是我的東西當成是我時,我就與自我疏離,就遠離了我。
那麼我是什麼?
以我的觀點來看,我是在關係當中,一種反身自謂的定位方式,
在我-你-他-我們-你們-他們中,界定自身的方式。
這個你他我們你們他們,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可以指向過去,也可以指向未來
可以指向實在的事實,也可以指向想像。
"我"所指的,是在時空關係中與其他節點相連結的一個節點。
是動態的,流動的,關係性的,具有可能性。
因此,不應該以一種封閉式的方式,或者實體式的方式,來想像"我"。
這麼說吧,"我"指的正是一種開放性,一種開放指向你他我們你們他們的可能性。
透過這樣的思考,可以發現,"我"並不是一個可以用名稱套死的東西
這個時刻的我,和下個時刻的我,並不是同一個我,但是我們都稱他叫作"我"
在這裡,記憶產生作用,透過記憶,
我們認為我(包含種種關係的我)具有連續性,
並預期我(包含種種關係的我)以某種方式延續。
這種記憶不只是思想上的,可意識的部份,還包括身體的記憶,無意識的記憶等等。
或用Bourdieu所說的,一種習氣(habitus)。
事情發生的當下,並不會有記憶,記憶往往是回溯時所創造出來的
人會抽取腦海中的片段圖像,進行重組,對當時場景進行模擬
身體本身在面對某些場景的時候,也可能勾起相同的觸動,然而這樣的觸動僅是模擬
是再一次的發生,而不是當初的那個場景。
所以當我們愛得死去活來,為了失戀痛哭流泣,為了告白成功而感到歡喜
這些情緒不斷地在心頭纏繞,似乎揮之不去,但召喚它們來的,正是自己。
所謂的走出來,不正是個人承認自身與另一個人的關係已經斷裂的事實嗎?
不就是承認記憶本身僅是記憶,而不是事實嗎?
走不出來的人,正是把記憶本身當作事實,所以困在記憶裡頭,不是嗎?
寫到這裡,發現自己有點離題。
但只是想說明,記憶本身會觸發各種情緒,構造各種框架,
這些框架可以限制,也可以作為助力。
但只有認識到記憶本身僅是記憶,而不見得是事實,從而記憶僅是種參考
或者某些時候,記憶根本連參考都不必要,因為記憶不見得可靠
因此,重要的是,了解事實本身,而不是用記憶來"假裝事實",才能活得更清明吧?
學者可能懂得比人家多,記憶的東西也比別人多,
但如果把記憶的東西,當作事實,把記憶的東西,當作未來的事實 (而不是僅當作參考)
那麼學者不過也就是東哄先生罷了吧?
因此,學者所應該學習的,是如何把所學當作參考,重新反省自身的日常生活
並且活在自己的生命當中,活在自己所屬的社群中,面對自身的問題,交際,生活等等
而不是活在某某學派,某某思想家當中,成為別人的影子
這樣的學者,才算真正讀透了,讀懂了吧?
而這樣的學者,也比較像個「人」吧。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